APP下载

浅谈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9-10-21王雪松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5期
关键词:通病预防措施工程质量

王雪松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建筑材料不断出现,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断上升。但一些质量通病时有发生。本文从管理、设计理念和新材料应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工程质量;通病;原因;预防措施

前言

近年来,新的设计理念、新的结构体系、新的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为建筑工作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断上升。在此,笔者根据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工程质量病害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讲述。

1、工程质量管理

1.1 引发原因

①不少承包商素质较差,表现为履约意识不强,施工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质量观念淡漠,机械设备老化陈旧,施工现场管理不力,供应和使用不合格材料,甚至有的施工队伍缺乏应有的施工常识。有的承包商未参加投标而直接参与工程建设;有的虽参加了竞争性投标,但实际进入现场施工的主体却是另外的队伍;还有的工程系私营建筑队挂靠国有建筑企业,却单独承担项目的建设。在这样的市场境中,任凭施工单位使尽解数,也难以收到应有的成效。

②以最低标价中标后,承包商为挽回低价中标所蒙受的经济损失,在施工中不择手段偷工减料,牺牲工程质量。

③工程转包层层剥皮,使得原先就不高的项目造价一降再降,到了最低一级的承包商手中已不足以完成该项目施工所需用的资金。

1.2 预防措施

①治理通病重在预防。严格履行施工合同。合同是施工单位的主要依据之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工程质量通病危害性的认识。施工单位应在合同授权范围内工作到位,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在原材料进场或用于工程之前,应严格审查材质证书、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等,必要时需进行抽检、复检。对于不合格的水泥、钢筋等原材料,须勒令退换,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并用于工程。严把工序质量关。施工单位应动态跟踪施工工序,按照合同、施工规范以及设计技术要求、图纸对工序进行过程控制,保证整个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②建立健全各项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质保体系。做到每个分项的每个施工部位都能责任到人,完善质保体系。以制度做保障,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每项检查都留有记录,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③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并严格履行验收签字程序,严格按照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所规定的质量验收方法进行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④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要使从业人员掌握防控通病的主要方法,真正做到内业指导外业,各专业工种之间相互配合,能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操作。

⑤应按有关规定设置项目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建设开发单位在项目开工报建前,制定有关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制度。

⑥要加強对混凝土和预拌混凝土试块制作和养护工作的管理。要严格按规范要求的组数留置试块,现场要配备标养设备,混凝土和预拌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养护。

⑦要加强对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现场验收。按规定应进行复试的材料须在投入使用前及时复试,重点检查合格证、试化验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⑧要加强对搅拌站和计量器具的管理,对所有材料都要采用重量比,并计量准确,严格按照规定的搅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和控制。

⑨监理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做好质量验收工作,包括巡视、旁站和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等部分,把好材料、构配件的验收、使用关,在材料、构配件进场、使用过程中,完成见证取样、见证送检等监理活动,通过外观检查、批量检查、证、物对照,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不合格的检验批不能流入下道工序,要保证监理活动的公正性及有效性。

⑩监理单位的项目监理机构应针对工程特点,在施工中进行重点控制,将易发生质量通病的问题纳入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

2、新材料推广使用

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和应用往往带来施工工艺的改革和施工技术创新,并使建筑物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也避免了许多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

2.1 引发原因虽然许多新材料、新技术给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带来了发展和提高,但是还必须看到,由于选用一些不符合地区特点或技术尚不成熟、未经工程实践的检验、验证,而盲目引进、不适于本地区使用的产品或技术,给工程带来新的质量通病。例如,前些年推广应用的加气混凝土产品,由于其吸湿性强,潮湿后受冻造成了材料自身的剥离、脱落和墙体的破坏。经过实践的验证,该产品不适合在寒冷地区使用。在建筑涂料的选择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寒冷地区,将含有可霉变物质的有机涂料使用在建筑物的热桥贯通处时,由于墙体的结露、潮湿提供了可霉变的环境,使涂料发生霉变,从而产生了墙面发霉、长毛的现象。这些技术尚不成熟或其性能不适于某些地域特点的材料之所以会被推广应用于工程,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这些材料的性能认识不全面;另一方面,是一些管理部门在新材料推广使用前,没有对其进行认真考察或周密论证,并针对其性能特点进行必要的实验验证,结果在实际应用上产生了很多质量问题。

2.2 预防措施对于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本文认为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对新的建材产品的引进,经过验证适合于本地区使用的,方可进行大力推广,主要的是首先要在本地区进行试点。

②当推出的新产品需复合使用时,要考察工作性能是否可靠,如不可靠,有无其它替代产品。

③掌握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的质量问题,有无防控措施等问题,认真调查了解新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3 工程设计方面

3.1 引发原因由设计单位质保体系不健全,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或设计的构造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精心选用建筑构配件,也是产生工程质量通病的原因。例如在许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板节点处,梁上部负弯矩钢筋配置过多,且排放不合理,加之柱筋对钢筋实际排放位置的影响,钢筋净距不满足规范的最小间距要求,造成混凝土浇注困难、振捣不实、强度降低、出现孔洞等现象。再如在许多工程实例中,设计人员没有针对建筑外墙上易于形成热桥的某些薄弱部位进行热工计算,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导致了墙体局部泛霜、结露、发霉、长毛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3.2 预防措施

①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严格把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审查。对常发和危害性、影响性较大的通病,進行提前预防,根据本地区特点总结出在本地区施工图设计中易发问题。

②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认真把关,看其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尤其是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竣工工程的验收,认真履行质量验收的责任。

③对建设单位提出的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坚持执行建筑工程技术标准。

④质量无保证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配件,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不要选用或推荐使用。

⑤在选用构、配件或节点构造的标准图集时,为了避免工程质量通病,我们要尽量认真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避免选用不当的情况发生。

⑥避免由于具体问题表达不清,使施工企业难以应对,坚持达到设计深度要求。

⑦设计单位要严格按审图程序对图纸进行审核,重点审核设计中是否存在常发的质量通病。尤其是要考虑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⑧努力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设计及新材料的应用,对防控质量通病措施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只要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做好防控工作,工程质量通病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方庄琼.防治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几项措施.广东建材.2009-07-20.

[2]卫玉安.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要点.山西建筑.2009-09-20.

猜你喜欢

通病预防措施工程质量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