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2019-10-21施敏敏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4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养老岗位

施敏敏

[摘           要]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需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2017年2月《“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尤其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目前,浙江省内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尚少,且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每年的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人口老龄化对高素质养老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快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调查访谈杭州地区养老机构负责人,了解机构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区域发展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与对策。

[关    键   词]  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220-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到来,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据《浙江省2017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浙江省老年人口达到1080.08万人,占总人口的21.77%,浙江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第六位。省会城市杭州市老年人口167.1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2.16%,比上年增加8.05万人,增长5.06%。其中,百岁老人数量达到410人,呈现“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比重加大”的特点,这对高素质技能型养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挑战。目前,浙江省内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尚少,且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每年的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人口老龄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合格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访谈杭州地区养老机构负责人,在此基础上,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提出老年服務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与对策。

二、养老机构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左右,养老专业技能人员缺口达到千万。杭州市已建有养老机构302个,公办养老机构104个,民办养老机构198个。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69764张,中高端养老机构快速崛起。通过访谈杭州亲和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杭州中大国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杭州胤瑞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朗诗常青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浙江金石德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了解到机构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需求岗位包括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两大类。其中,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咨询师、康复训练师等专业技术岗位,入职时需接受专业培训;管理类岗位包括行政管理、机构运营、产品销售、活动策划等,运营管理类工作需要学生积累2~5年基层工作经验才能胜任。大多数养老机构普遍要求毕业生在定岗前接受为期6个月至1年的轮岗工作,在全面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根据新员工业务优势和意愿确定岗位,确保人岗匹配。另外,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还可考虑创立小型养老院,实现自主创业的梦想。

(二)养老机构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

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尊老敬老的职业道德和热情主动的服务意识是养老结构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首要要求。由于养老产业是一项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工作本质是服务有需求、有困难的老年人,使他们能够保持独立地、有尊严地安度晚年。因此,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情感价值。而对“95后”为主体力量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来说,如何拉近其与老年群体的心理距离,在工作中关心爱护老年人,并且愿意投身于养老事业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沟通能力也是养老机构非常重视的素质之一。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融入老年人生活,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所需服务,有利于养老机构的运营与管理。

在技能方面,能够适应现代化和信息化操作环境,具备日常外语交流能力已成为中高端养老机构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由于部分老年人在语言交流上偏向于使用当地方言,应聘人员如能熟悉当地方言也将成为优势。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保健、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老年方面的政策法规,能胜任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的高质素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如老年护理技能、活动策划与组织技能、康复训练技能、心理辅导技能等;另一方面,作为管理人才,学生也需要掌握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相关技能。

在知识方面,由于入住老年人既有生活无法自理(半自理)需要护理人员照顾者,也有生活能够完全自理者。这些老年人对生活照料、活动策划与组织、心理护理、养生保健、康复训练的需求均存在,这就要求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应将以上内容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社会学、心理学、老年护理、营养学、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老年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特定的时代经历还需要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储备诸如历史学、政治学、不同行业等较为广泛的知识,从而有利于沟通的开展。

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建立“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应参照职业岗位能力与任职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因此,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以“技能服务”和“运营管理”两条主干为导向,建立“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和双师型教学队伍。完善专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如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办法、学生实训管理办法等,实现以校方为主体,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的校内教学和企业顶岗实习在内容与组织过程方面的一体化衔接机制,全面构建以养老机构真实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完善课程设置

根据养老服务行业对专业岗位群的特定要求和对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求,构建“技能服务”和“运营管理”两大核心教学模块:“技能服务”包括社会学、心理学、老年护理、营养学、养生保健、康复等教学内容;“运营管理”包括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创业实务等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养老事业的热情,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将之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与老年人沟通、参与团地协作的技巧,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能胜任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深化校企合作,扩展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场地需求,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与养老机构、老年公寓、医养结合机构的联动,建立“教学内容开发开放、教学资源利用开放、教学形式组织开放、教学质量评价开放”的“校企互动、开放共赢”长效机制。探讨订单班办学,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期及毕业后的就业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参考文献:

[1]曲丽秋.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5).

[2]段微秀,黄芬,廖颖辉.高职生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认同度的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3):118-120.

[3]张烨,汪玉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3):42-45.

[4]陈瑞英,刘炜.浙江省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时代教育,2015(1):87-88.

[5]袁慧玲.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家庭服务,2017(10):56-58.

[6]张烨,吴昌友,汪玉娇,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1):64-67.

[7]张俊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途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

编辑 李 静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养老岗位
文化强国背景下 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道德建设的思考
养老生活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养老更无忧了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