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黄炎培关于职业教育入学起点的主张

2019-10-21周俐萍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4期
关键词:黄炎培成才职业

周俐萍

[摘           要]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职业教育思想家和开拓者。他主张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成为真正有用之才,必须从中等学校开始接受专业训练。这个主张对当今职业教育改革有很现实的意義,主要就此观点从有关黄炎培的文章与书籍中进行详尽的资料搜集整理和较为深入的论证分析,以求同仁指教。

[关    键   词]  黄炎培;职业教育;学制;中等教育;办学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022-03

黄炎培(1878—1965年),字韧之、任之,号楚南,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职业教育思想家和开拓者。他一直主张要在社会上成为一个真正有用之才,必须从中等学校开始接受专业训练。笔者就黄炎培有关职业教育入学主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资料的详尽搜集和深入论证,以求同仁指教。

一、黄炎培提出:中等教育在人的教育全部过程中站立在最紧要的关头

黄炎培在1951年献给全国中等教育会议的报告《中等教育上必须改革的几点》中指出“中等教育在教育全部过程中站立在最紧要的一个关头。”他认为过去的中等教育有一种重大的错误存在着。中等教育的标准年龄对应是在十三岁至十八岁。由于青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到这一时期,他的吸收量强烈起来了;而他的可塑性正初步展开,故同是一种教育,对其他时期的青年施行起来,总不及对这些年龄所获得的反应特别灵敏,而且特别深入,所以说中等教育值得重视就在于此,中学生的教育是关键的。同时,他说“儿童的天性是好劳动的、好创造的。在小学教育时期没有抑制,也不可能抑制,而大部分青年终于遭受抑制,则是中等教育应该完全负责的。”[1]这说明黄炎培认为现在许多青年觉得受抑制,主要是中等教育阶段受到了抑制,中等教育如果做得不好,那青年人就会觉得压抑。

黄炎培还说如果中学阶段的课程过于繁重,教材过于艰深,加上严酷的考试,虚荣的奖励在前边引诱着,退学、降班种种惩罚在后边驱逐着,则会把天真活泼的青年逼得发呆了。他主张中学生的知识程度在于简而精,而绝不要请一般中学生吃大碗牛肉,吃得肚腹鼓胀,消化不下,而主张他们吃牛肉汁,切不可妨碍他们的健康。[2]黄炎培的讲话深刻反映了当时的中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讲授内容晦涩难懂的状况,对比今天,这种现状仍然没有得到大的改观。对中学生不必要求掌握高深抽象的知识,而应该适应中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状况,改革艰深教材,改变古板的教学方式,设计一套生动联系生活和实践的教育模式,由此看来,黄炎培的思想对今天的中等教育的改革依然有着无比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制订《江苏教育行政五年计划书》,重点规划中等职业教育的建设

黄炎培在1913年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时,制订了《江苏教育行政五年计划书》,他在计划书中将江苏教育规划为三个层次:(1)小学:限期调查学龄儿童,规定设立地点,并由县设甲乙两类师范学校以供师资;(2)中等学校:甲乙两类师范学校,规定校数与地点。丙类为农业学校;丁类为工业学校;戊类为商业学校设在上海;(3)大学校:设高等师范学校,由中央资费和管理。[3]通过他所制订的这份计划书,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重心都在中等教育,开设了包括师范、工、农、商各种专业门类的学校。这充分体现了黄炎培始终认为职业教育应在一个人十八九岁开始,这个时候记忆力好、学习能力强,掌握技能的速度快且适应性好。所以,他认为职业教育的专门训练应放在中等教育,其子黄大能也是完全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学习成长和成才的。

黄炎培在1914年辞职以后,这个计划书一直没有改变,直至1927年蒋介石政权成立此计划打破。黄大能说“早在1922年就在北京政府的新学制中确立了相当于初中和高中的职业教育地位。当时职业教育已成为一种风尚。”这充分证明了该项1922年制定的新学制是受了黄炎培思想影响的。当时这项学制采用的是初中、高中三三分段的综合中学制,将普通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在同一学校中并设,直至1928年公布的“戊辰学制”,虽提出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可以另外单设,但高中仍分设为普通、师范、职业等科。[4]无论是北京政府的三三学制,还是后来的蒋介石政权下的新学制,可见都极大地受黄炎培教育思想的影响,其中对职业教育的学制始终是重心放在高中阶段。

三、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中华职业教育学校等各类中等学校

由于黄炎培后来与当时执政者政见不合,在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思想指引下,他毅然辞去了江苏省教育司司长职务。虽然去职,但江苏省教育会常任干事的职名还在。他便以此名义和《申报》记者的身份向全省调查各地中学毕业生的出路之后,并立志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其宣言里说明了这些情况。蔡元培、马良、严修等教育和实业界不少人士均在发起宣言上签名。 随后1918年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开设了木工、铁工、珐琅、纽扣四科,附设机器、木工、珐琅及纽扣的工场,后来又添土木科、染织师范和商科。由此可见,1917年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学生毕业、就业的问题,再次充分体现了中等学校是黄炎培认为应该作为开展职业教育的重心。

中华职业教育社从创办开始到1949年全国解放为止的三十二年中,除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先后培育了七千余名毕业生外,还办有重庆中华职业学校、上海和重庆中华工商专科学校、南京女子职业传习所、镇江女子职业学校、四川灌县都江实用职业学校、昆明中华业余中学、上海比乐中学,并联合地方实业界人士合办了各类职业学校。这些职业学校全是清一色的中等学校,这充分体现了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重心放在中等学校的思想,他认为职业教育的学制应从中等教育开始,他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

四、改良中等教育教材,完善教学方式

黄炎培认为,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不需要太艰深,这个年龄段学生毕竟仍然是活泼的。他说当时存在一种现象,认为教科书越出越深,不够深还会卖不掉。其实这样苦的是学生。无法理解的教材,学生不爱读,也读不懂,再有意义也是无济于事。此外,黄炎培说“对于各门功课,仅切嘱他们特别熟习三门,就是国文、外国文和算学。算学训练头脑,使之清澈、正确、精密,影响于思想很大。文学学科是吸收各种知识的唯一门径,都值得重视。对各种专科学习自有专门教师指导,当学生自己产生兴趣后自然就会精心钻求。另外,体育教育在中学阶段尤为重要。[2]他在美国考察时发现美国学校十分重视体育课,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体格健壮、性格开朗活泼。所以黄炎培认为中学的课程不必教得太难,要有教学重心和重点,不要过多压制学生,不要给学生一种学习上的压迫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便学生健康人格和体格的养成与发展。

五、提醒家长应在孩子早期尽早发现特长爱好以助高中分科

一个人出生后就在父母身边,他所接受的第一个教育是家庭教育,在家庭里孩子所待的时间最长,在成年之前也是孩子个性养成、品德树立的关键时期,家长的言行举止也是孩子模仿最多的对象,家庭氛围是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性格脾气、个性特点也最了解。黄炎培在1936年写的《怎样教我中学期的儿女》一文中以自己培养子女的切身感受,说过这段语重心长的话:“我感觉到最难处置,就是中学这个关头。到了大学,人生观渐渐确定了。中学正在交叉路口,欲东便东,欲西便西,出入很大。我于中等学校,普通的、分科的,曾创设过、服务过,前后关系达三十多年。对这个关头特别注意,且深信值得特别注意。”[5]黄炎培把自己对儿女的中学时期的教育公开地向中学生进行了报告,意在体现中等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介绍家长在子女中学时期的教育活动中应该做的工作。他认为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和留意孩子的天赋与擅长,并且积极适时地引导培养,也有助于日后的职业选择。他在文中介绍了自己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心得,当他发现自己的儿子在少年时最喜欢读子书、佛经时他便及时地指导他研究哲学;当发现孩子在孩童时期喜欢玩积木,构成各种建筑时,他便时常带他从远处、高处看上海市景,诱发他对工业的兴趣,指导他研究工科。他在对子女的早期培养上绝不敢放松,并也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所说,“天才某种程度应该是发现的而不是培养的,神童与其说是培养的,不如说是发现的”。每个孩子都有其天赋,天才就是被找到和找对了的那个幸运儿。那么这个幸运从何而来,那就是早期家长的细心观察和耐心培养。

六、以自己的子女教育为示范鼓励应在中学阶段进行职业规划方能成才

黄炎培曾发表文章劝告大众:“(一)初中三个学年的使命,就在让别人认定他的,或者自己认清自己的天性和天才,来决定一生修学就业的大方针;(二)即使预备升大学,在高中时亦宜依照所定方针入分科修习;(三)如果中学修了,即拟就业,不再升学,更宜入分科高中。”[6]这段话中黄炎培直接明了地表达出了他的学制思想,即职业教育从中等教育开始较好,一个人要想成才应该较早地了解自己的天赋和爱好,然后在高中阶段进行分科,这个年龄段记忆力好、学习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学习理论和技术的最佳时期,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较轻松,掌握技术方法也会得心应手,这样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大学深造都会有坚实牢固的基础,这个转折点应放在中等教育。

黄大能是黄炎培的第四子,黄炎培曾多次告诫他说:“要在社会上成为一个真正有用之才,必须从中等学校就开始接受专业训练。以后,即使你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你的专长。” [7]于是他把黄大能从美国教会办的贵族化的上海沪江大学附中转移到他所创办的平民化的中华职业学校。1934年,黄大能在中华职业学校高中土木科毕业后,和若干同学被派赴湖南衡阳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实习。当时,中华职业学校规定学业结束之后需要实习一年且成绩优良才发证书,他们几个毕业生都有出色的成绩,顺利拿到了证书并都得到了好评。黄大能回忆说:“我在短短一年内描绘设计了大小桥含图纸百余张,主管总工程师评定不亚于大学毕业生。这当然和在校时接受刻苦并且实用的教育分不开。虽然以后我又入大学,又出国进修,而抚今追昔,实乃奠基于中华职业学校高中土木科的三年就学。”黄大能后来考入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又去英国留学,回国后成为我国著名的水泥混凝土技术专家,他的成长经历与成功一方面是自身刻苦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其父亲的教诲,黄炎培给自己的孩子设计了一套科学的成才路径与职业规划。这也充分说明了黄炎培主张的专门训练应从中等学校开始的思想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符合成才规律的。

七、提出年轻人学业精进须趁早,结婚年龄应推迟

黄炎培在《八十年回忆录》中说:“现在大兴学校,十八、二十不过初高中年龄,必读完大学或专科,才是成才。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我参加过讨论婚姻法,对结婚年龄有所争辩。有主张女十八岁、男二十岁者,有主张女二十岁、男二十二岁者。我发言:国家正在重视人才重视教育,一般人不重视,我们必须符合标准。着重教育与成才,才宜结婚。众以为然。”十八岁到二十岁属于中等教育时期,青年学子如果刚刚高中毕业就立即早早结婚,此时还没有上大学,在黄炎培看来这些学生仍然是没有成才的。如果年轻人都是这么没有成才就过早结婚,那么将会有几多不利:一是过早地局限于家庭事务,精力不济,无暇读书学习,则对自己成长不利;二是没成才对社会贡献的本领与能力就弱;三是对下一代子女的家庭教育能力严重不足,自己个体的发展尚未到位,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教育能力都对子女不利。站在长远和一定高度来看,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绝对是不幸的。因此,这个年龄段正好处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知识和生活智能,养成劳动习惯,掌握谋生手段,这才最重要。这里仍然体现了黄炎培的思想,那就是中等教育是职业教育和整个教育最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的教育覆盖面广、涉及人数多,这个层次的教育办得好坏,办得成效大小,直接影响全社會的国民素质和国民经济发展程度。

综上所述,黄炎培通过几十年的办学经验与国外考察的借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很多场合都提出一个观点:中等教育是一个人成长中可塑性最强、学习欲最旺盛、学习能力最强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职业专门训练是十分适合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也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学时期接受了职业训练的孩子,往往在今后的深造或工作中都发展得很优秀。他用自己的理论阐述以及教育子女的实践活动充分论证了专科一贯主义对人才培养的成功。黄炎培的这些教育思想闪烁着唯物主义光辉,对激励年轻人刻苦学习,对职业教育的创立发展与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对当今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最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

参考文献:

[1]谢长法.教育家黄炎培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2]周汉民.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读本—敬业乐群[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3]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八十年来黄炎培回忆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5]余子侠.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黄炎培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6]周汉民.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读本—双手万能[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7]周汉民.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读本—理必求真[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黄炎培成才职业
优化干部动员机制加速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黄炎培与两位夫人:君为国而生,我为君而生
黄炎培的“三多”:行路多、读书多、著述多
黄炎培教子从小事做起
黄炎培的延安五日日记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