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2019-10-21宗学斌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5期
关键词: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

宗学斌

摘 要:大多数建筑工程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为保障施工质量,在施工技术选择及应用过程中应保证整体建筑工期及施工流程符合规范化要求。本文先就当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的问题以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阐述,然后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施工技术具体应用详细探究,希望能借此理论研究对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1 引言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框架结构能够从根本的角度上提升高层建筑整体稳定性,对于提升高层建筑整体质量,延长高层建筑使用寿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还具备提高承重墙承载能力的作用,最大限度的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能够避免在地震时高层建筑出现的损坏现象。目前,我国各个城市建筑楼层数量逐渐增多,高层框架在施工时受到多方面应力的影响,因此,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时,应选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分散建筑物整体对框架结构施加的应力,保障高层建筑框架质量。

2 鋼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现状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主体框架结构施工相对复杂,结构施工都需要根据相关施工规范与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措施安排。比如在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时,核心节点位置混凝土强度和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差别较大。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方面,需要遵循先高后低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可采用的施工方法包括梁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和柱混凝土强度施工技术。当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5MPa时,则可通过设置型钢补强与纵向钢筋来提高竖向荷载承载力,其中纵向钢筋设置必须满足锚固长度需求,型钢补强应设置在梁柱节点的核心区内。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施工扰动或者固定钢筋位置错误施工而导致柱外伸(预留)钢筋位置偏移超出施工设计要求过多,造成上下层柱外伸钢筋错位而不能正常连接。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处外伸钢筋错位原因分析来看,混凝土浇筑、钢筋自检问题和固定钢筋不牢等都有可能是重要影响因素。另外,在梁柱节点核心区域可能会出现箍筋数量不足或者箍筋位置不当问题,这对结构整体性能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

3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问题及质量控制

3.1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的问题

从当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的现状能看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几个层面。首先从钢筋结构施工方面来看,最为突出的是梁柱节点施工问题,节点结构的复杂以及钢筋密集分布和高空施工等,这些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带来了难点。施工中的钢筋交错复杂就使得绑扎施工有着诸多不便,给建筑工程带来了质量安全隐患。从钢筋绑扎施工来看,开口箍筋和建筑钢筋绑扎的要求不相符,不安装侧模板的时候不能安装板模板,这对支撑的安全稳定就会产生不利影响。施工中钢筋需要二次运输,交错复杂结构体系当中运输搬运不安全,由于交叉施工会影响工期。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问题也比较突出,混凝土的结构应用比较广泛,包括混凝土框架以及梁板等,柱混凝土强度的实际设计当中比梁板高,强度差和建筑物高度成正比,建筑楼层越高设计强度的差距也就越大,当前的现浇混凝土框架会出现烂根的情况,设计当中孔洞以及混凝土漏筋是比较常见的。

3.2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施工当中,做好质量控制就要从混凝土施工方面加强重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搅拌施工过程当中,要对砂石进料重量严格的计算,并要能在施工配比环节加强重视,骨料含水率要不断的测定和调配,投料顺序按照既定的顺序实施。而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的控制是比较重要的,为能有效避免出现烂根质量问题,就要在上次浇筑后加相同规格方框,把框面浇平支模要能从板面开始保障框架柱自然密实。而到了冬季施工就要从温度层面加强控制,混凝土出罐温度小于14℃以及入模的温度低于-5℃就不能实施混凝土浇筑操作。混凝土的氧化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强度比全湿养护28d,全湿养护3d,空气中养护28d,通过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就能从整体上提高施工质量。

4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探讨

4.1 梁柱节点连接位置施工要点

对于高层建梁柱节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外伸钢筋错位问题,施工方可将混凝土浇筑面50mm以上位置处加设1道箍筋,并通过木方、样板或者铁卡使箍筋和外伸钢筋固定。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对钢筋安装位置进行检查,确认钢筋是否出现位移现象,若存在位移现象则需要进行校正处理然后实施浇筑。浇筑过程中,浇筑人员必须注重振捣器使用,以防振捣器碰撞到钢筋致使其移位。建筑企业可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浇筑过程检查工作,及时解决钢筋受力移位问题。对于钢筋移位造成的上下层柱钢筋无法搭接问题,需要复位上柱钢筋,通过垫衬钢筋焊接使上下层柱钢筋连接在一起。针对梁柱节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箍筋数量不符问题,各施工部门必须进行钢筋混凝土安装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方案进行探讨,加强各施工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在实际施工操作方面,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做好模板支设作业,通过钢筋支撑安装梁底钢筋,并将早已制作好的箍筋套在柱子上。安装人员须绑扎好梁上部钢筋、腰筋与梁底筋3处,最后再将绑扎好的梁均衡地放入模板中。

4.2 基础柱施工要点控制

在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方面,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柱轴线控制线确定模板控制线与柱边线间距,对主体主筋可能存在的位置偏差问题进行检测和调整,确保偏差数值控制在许可范围内。在柱模板安装操作方面,施工人员首先需要进行模板规格检查工作和模板组片工作,然后进行模板安装,并将第一片模板和柱主筋固定起来。在模板柱箍安装的同时,将通常角钢安装在柱模角位置处,并通过铁定固定,然后沿着柱脚模外侧进行条形板加固处理,固定好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做好模板清理工作,确保钢筋下方无油渍,然后利用漏斗、吊塔与振捣器等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当钢筋混凝土模板浇筑施工结束后,必须将模板清理干净,及时采取混凝土养护施工,养护时间必须超过1周。

4.3 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要点

在确定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方面,不仅需要对高层建筑钢筋粘结要求和钢筋锚固要求等进行考虑,还要对钢筋强度需求进行考虑。高层建筑钢筋必须达到防火设计要求,确保火灾发生时也不会对钢筋结构产生破坏。从新规范和相关施工标准中可以看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已经有所增加,相关设计人员必须结合新规范要求适当增加保护层厚度。比如在进行高层建筑保护层厚度增加时,可对垫层基础保护层、梁柱保护层和板保护层等进行适当增加。从新规范中可知,高层建筑垫层基础保护层可从35mm增加到40mm,强度等级不超过C20的梁柱保护层厚度可从25mm增加至30mm,板混凝土保护层可从15mm增加至20mm。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施工当中,对整体工程建筑的质量会产生影响,这就需要从多角度加强重视,详细的考虑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案,保障施工方案的科学。在通过上文中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相关探究下,就能进一步认识到框架结构施工的细节质量控制重要性,希望能为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起到一定启示作用,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敬文.钢筋混凝土模壳密肋结构施工工艺探讨[J].福建建材,2017(12).

[2] 时晋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2).

[3] 马晓霞.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型节点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2(34).

猜你喜欢

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
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研究
改变使用功能的框架结构加固后抗震分析
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框架结构极端条件下连续性倒塌的综合防范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