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东区中学图书馆的未来建设

2019-10-21秦汝根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

秦汝根

摘 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本文深入分析东区中学之现状并提出了个人建议:根据时代的要求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图书馆理应向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与优势,为包括中小学师生在内的广大读者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

我校地处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东区西部宏岗村口,位置比较偏僻。全校所有建筑物均在山上,总面积约36700平方米。学生人数500多。学校图书馆面积约800多平方米,日常借书还书工作主要通过电脑完成,设备比较陈旧落后。因此,如何去建设一个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图书馆迫在眉睫。

一、加大投入经费,增加藏书数量

我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在注重提高图书质量的同时大幅增加图书的数量,并尽快促使藏书形成一定的规模(20万册或以上)从而满足广大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促进其教育教学工作跃上新台阶。

我校藏书现有六万多册,每个学生平均120多册,也就是说已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藏书量。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陈旧过时的图书,甚至破损、漏页、模糊的也不在少数。因此,亟需补充大量新的合时的图书以充实书库。

二、加大投入经费,增加现代化设备设施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建议我校:1.购买若干台自动借还书机器,方便广大师生借书还书,减少借书还书环节,避免浪费不必要时间,减轻图书馆管理员劳动强度,紧跟时代步伐。2.开辟电子阅览室。在电子阅览室,学生不仅可以通过阅读网上信息进行自学,还可以通过网络接受教师的在线指导。学生可以在网上收到老师的作业布置,老师也可以在网上批改作业,指导学生学习。双方都会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3.选购机器人管理员。因为机器人工作能力强,能毫不疲倦的为人们工作,工作中能准确无误的告诉你要找的书的位置,而且查找所需的时间比人类快速方便得多,还能传递图书的最新信息、指导读者阅读。相信机器人的出现会给图书馆带来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乃至革命。

三、加大投入经费,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我校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存在三大问题:1.年龄老化较为严重。两位管理人员年龄均已超过50周岁,有一位甚至57岁多。2.专业水平不高。现有两位管理人员的学历一大专一大学,均不是图书馆专业科班出身,业务水平亟待提高。3.职称问题。两位管理人员均不是正式馆员,一人是助理馆员,另一人甚至没有图书馆职称!这就成了我校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稳定与发展的一大障碍,对我校今后图书馆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十分不利。所以,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摆在我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首位。

四、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毋庸置疑,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都存在图书馆利用率低、服务质量差的状况。我校也不例外。每次师生来借书,管理人员接到书名后就立即到书库找书,花费的时间不少。双方都嫌麻烦,日子一长,借书的就越来越少了。(还书,情况也一样。)这样,书的利用率就越来越低了。另外一种情形是,有时几个人来借书。忙不过来,管理人员就爱搭不理,服务态度大打折扣。这种陈旧落后的观念、做法,时间长了,图书馆的应有作用就不能发挥出来了。因此,我以为,我们理应对症下药,要敢于改革。为此,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那就是増建了一个阅读书吧和一个智慧小图书馆。阅读书吧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读书的新环境,一个温馨环境,令人心情舒畅。智慧小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管理的好地方。在这里,学生通过多媒体可以自我操作图书馆的一般工作规程,如借书,还书,上网查阅资料与学习等。

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建设

正所谓,没规矩不成方圆。近年来,我校图书馆严格按照国家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进行管理学校图书馆,重新制定与施行一系列有效措施,并填补了过去所缺乏的一些制度空白,得到了广大师生一致好评与赞赏。例如:制定了《东区中学图书馆管理制度》《东区中学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东区中学阅读书吧管理制度》《东区中学智慧小图书馆管理制度》《志愿者工作守则》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保障了图书馆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极大方便师生借书还书,使图书馆服务日益完善,日益发挥其应有的优势与作用。

结束语

图书馆建设应该与时俱进从多方面、多层次去建設。根据时代的要求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应该向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与优势,为包括中小学师生在内的广大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谢晗.扼住中学图书馆建设的主动脉[C].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3(11).

[2] 高华程.图书馆建设我们的差距有多远[N].中国教育报,2003-5-22(第五版).

猜你喜欢

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