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党校教师如何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2019-10-21陈劲榕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5期

陈劲榕

摘 要:教师职业道德即在从事教育事业劳动中逐渐形成的稳定道德观念、品质与行为,也是从事教育工作与活动严格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党校是对党政干部进行培训与轮训的重要场所,所以党校教师需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推进党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文章将党校教师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的有效路径,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党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路径

基于知识经济发展,现代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在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是国家间竞争的本质所在。而在培养人才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所以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更重要。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直接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培养效果。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党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党校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作用

所谓的职业道德,具体指的就是从事某职业所需遵循的道德规范与原则,而基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道德内涵更加丰富[1]。目前,国内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以社会主义道德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导,以此为基础,对教师职业道德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了有效吸收。在教育事业进步与发展期间,逐渐建立并健全了新型的职业道德机制。而在党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建设过程中,同样要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教育家的观念,积极创建业务能力强且作风正派的高素质教育队伍。为此,在党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建设方面,应确定具体方向与标准,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

与普通教师相比,党校教师有所不同,要求其把个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当做重点,并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人生观,以更好地实现远大理想,对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有效融合实践与理论内容,具备奉献精神,进而对学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全面培养,并为人民提供服务,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2]。由此可见,一定要高度重视党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建设与提高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需求,全面建设党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以提升其整体素质水平。

二、提高党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有效路径

职业道德素养是对党校教师从事党校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有必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人类的进步必须有知识作为支撑,而教育即可实现传播、创造和发展知识的目的,所以教育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出来。目前阶段,现代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支柱性产业。在党校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爱岗敬业,并具备奉献精神,热衷于党组织教育事业,这同样是党校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在我国,党校教师要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并且与党中央政治思想一致,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在时代发展方面始终保持着对于政治的敏感性,积极深入到实践工作中开展调查研究工作[3]。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培养自身的科学态度与探索精神。作为一名党校教师,要热爱党校教育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爱岗敬业,勤奋好学。

学校是党校教师主要的工作环境,在开展教育工作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此,党校教师是一定要具备正确的学生观念,对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身心状态形成正确认知,并且能够客观评价学生。而所谓的学生观,就是要求党校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应出现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情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并熟练掌握全新的知识,使个人理论能力得以增强。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参与教育的过程,而学生参与的效果则直接决定教育成果。需要注意的是,党校学生也不同于普通的学生,大部分为脱产学习,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自身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为此,党校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此形成正确认知。

(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

实事求是由毛泽东同志提出,并在国家建设中逐渐成为指导性方针。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实事求是被当做党组织的思想路线。为此,作为党校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通常情况下,党校教师工作的重点就是教学,而教师与学员是党校主体,基于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使得学员对于提升个人知识水平的重视度也明显提高。大部分学员在进入党校的时候都带着诸多问题,而党校教师要想保证问题解答效果,就一定要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虚心学习并且脚踏实地,进而不断丰富个人的知识能力[4]。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党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帮助。另外,党校教师应将知识的学习当做个人责任,积极学习并培养奉献精神,以满足为人师表的规范要求。

(三)勇于探索,开拓进取

创新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教育事业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党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求教师具备探索与进取的精神。与此同时,在实践教育中,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新時期背景下,党校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投入更多的精力,以保证无私奉献。综合考虑教学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方式以及知识理论进行创新。但仍需注意的是,当前的知识发展与更新速度较快,所以党校教师在对前沿理论与知识进行熟练掌握的同时,还应当借助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我[5]。

(四)谦虚谨慎,严于律己

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工作与教学期间都必须要做到为人师表,而这同样也是彰显个人职业道德素养的主要形式,并将其严于律己以及谦虚谨慎的职业道德体现出来。在开展党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言传,同样也要以身作则实施教学。除此之外,党校教师还应当与学员进行交流与沟通,对学员实践经验进行学习,以确保个人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如果是优秀学员,党校教师应积极鼓励其走上讲台,与其他学员分享自己学习的经验与体会。通过这种形式,即可使党校学员学习到更多知识,在浓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热情中,能够更好地增强学习的效果。

(五)理论联系实际

在党校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十分关键。学员参与党校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现实问题进行解决,并不断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为此,作为党校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透彻地讲解理论内容,尽量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与实际情况充分结合,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效率[7]。作为党校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理论内容,同样要实时关注社会现实,在理论与实际相互联合的基础上,才能够加深教学深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党校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引入现代教学方式,且教学效果明显。但作为党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仍需不断增强个人教学能力,且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在实践过程中正确认知自我并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结合党校教育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采取改进措施,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为党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邹乔忠.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党校教师教学能力探索——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委党校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16(5):119-122.

[2] 邱冰.全面提高党校教师和学员的思想道德修养[J].考试周刊,2014(37):152.

[3] 翟冰.新形势下基层党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人间,2015,177(18):171.

[4] 阳良明.关于高校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11):157.

[5] 王雅蓉,党同.地方师范院校党校教育与师德教育的结合[J].文学教育(下),2016(9):138-139.

[6] 李东航,廖小明.核心素养视野下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探析——以云南师范大学思政专业的调研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33(2):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