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牧野宝藏书画精品

2019-10-21周舟

东方收藏 2019年5期
关键词:董其昌赵孟頫新乡市

周舟

“牧野宝藏——新乡市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展出的书画作品,风格迥异,横跨元、明、清、民国四个历史时期。这些作品都是所处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全面地展示出所处历史时期的书法与绘画的艺术成就。

新乡市博物馆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平原省博物馆,该馆收藏着原平原省所辖的豫北、鲁西五十余县出土和传世文物数万件套,其中书画作品是新乡市博物馆的代表性藏品。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书画作品数量多、种类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新乡市博物馆的书画藏品中,除了有赵孟頫、王铎、董其昌等人的名家大作,还有郭淲、畅中伦、史春荃等当地书画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也是研究新乡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面对丰富的馆藏书画作品,2019年新乡市博物馆在原有书画展览的基础上,对其优化升级,计划推出“牧野宝藏——新乡市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这次展览以时间为主线,画中囊括人物山水楼榭花鸟,书法中鼎分隶楷行篆草五体,其流派纷呈、名家汇聚,全面地展示出新乡市博物馆馆藏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本文选取“牧野宝藏——新乡市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中具有代表性的书画作品予以介绍。

1.赵孟頫行书条轴(图1)

赵孟頫,字子昂,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之后,元代著名书法家,被后人誉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关于赵孟頫的书法成就,《元史·赵孟頫传》评价为,“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

新乡市博物馆展出的《赵孟頫行书条轴》为赵孟頫手书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诗《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朔风吹桂水,大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该作品气势贯通,遒劲有力,笔法娴熟,提按轻重得宜,中锋用笔,为作者一气呵成。此诗轴为赵孟頫现存大字精品代表,书风流美遒劲,风格独特,为赵孟頫代表作之一。

2.董其昌行书长卷两幅

董其昌,字玄宰,明代后期著名书画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明史·文苑列传》记载董其昌的书法,“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又赞董其昌曰,“以善书名者,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遠甚。”

新乡市博物馆展出的董其昌的书法作品为两幅行书长卷,一幅为董其昌手书唐代杜甫所作的《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图2)另一幅为董其昌书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我两人耳。”(图3)这两幅作品书风秀雅多姿,笔法多变,彰显董书的飘逸天真,俊秀而不流俗。

3.张瑞图草书条轴(图4)

张瑞图,字长公,是与董其昌齐名的明代著名书法家,有“南张北董”之称。新乡市博物馆展出的《张瑞图草书条轴》为张瑞图书明代何景明所作的《清溪草堂·其二》,“夜夜闻清籁,朝朝见碧浔。百年应有寄,终日自长吟。宿桨依沙树,开窗散渚禽。生涯众人事,不独爱幽深”。此行草恣肆纵横,笔墨随兴而运,结体不求平衡,左低右高,大小参差,中宫紧缩,四围开张。章法上字与字密不透风,行与行宽可走马,增加了上下的气韵连贯,使整体纵向的紧密与横向的舒朗形成强烈的对比。

4.王铎行草条轴(图5)

王铎,字觉斯,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新乡市博物馆展出的王铎行草条轴为王铎书唐代郑谷所作的五言诗《华山》:“峭仞耸巍巍,晴岚染近畿。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绝顶神仙会,半空鸾鹤归。云台分远霭,树谷隐斜晖。坠石连村响,狂雷发庙威。气中寒渭阔,影外白楼微。”此作品沉雄顿挫,笔势奔放,张弛有度,墨色枯润互见,王铎大气磅礴之书风立显眼前,为王铎代表之作。

5.王文治行书条轴(图6)

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乾隆三十五年(1770)探花,清代中期著名书法家,善用淡墨,时人称之为“淡墨探花”“淡墨翰林”。《清稗类钞》记载,“王梦楼太守文治,书名绝大,闻于海外,朝鲜人尝以饼金易其字”。新乡市博物馆展出的《王文治行书条轴》为王文治所书诗句,“高迥山中阁,萧闲世外人。天花晨供佛,明水夜朝真。残日将沉海,乔林不记春。烟云与诗思,相对斗清新”。此书清新淡雅,干净整洁,笔法上秀中溢健,飘逸中见有浑厚的气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6.傅山草书条轴(图7)

傅山,字青主,清代初期著名思想家和书法家。傅山自幼颖悟,刚直不阿,极力批判当时的书风,提出“书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他力倡正拙、贬巧媚,以自然为尚,反对刻意安排。他以做人的原则用于书学之中,其主张对整个艺术领域有着普遍意义和深远影响,堪为后人效法。

新乡市博物馆展出的《傅山草书条轴》为傅山所书王维的五言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此草书气势恢宏,笔势飞舞,流畅自如,宕逸浑脱,笔力雄奇恣肆,追求生拙真率的艺术境界,是当时书坛大家之作。

7.郑燮竹石兰图轴(图8)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郑燮作画最善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为兰叶”,笔力劲峭。新乡市博物馆展出的郑燮《竹石兰图》轴所绘的墨竹、兰、石,挺劲洒脱,有清新秀逸之风韵,中部山石耸立,两丛墨兰茂盛,山石之间数枝修竹远近分明。同时,此画构图得体,墨色精到,浓淡适宜,笔力遒劲,枝枝着意,叶叶含情。右上角题七言诗一首,“君是兰花我竹枝,山中相对免相思。世人只作红尘梦,那晓清风皓月时。”郑燮以竹喻己,以兰喻友,表现了他孤傲不群、不与世间污浊同流的品格和志向, 抒发了作者为官不能报效国家,志不得展,不被理解的苦闷心境。此作品诗书画相结合,以竹写人,以诗言志,笔墨精妙,意境深远,是一幅难得的佳作。

8.陆远青绿山水图轴(图9)

陆远,清代画家,作画用笔工整,尤善青绿山水,他的作品传世甚少,为世人所重。新乡市博物馆展出的陆远青绿山水图轴以“之”字形构图,画面远山近水,远景山峰依石而立;中景楼宇、人物、舟车、松柏、溪水,有动有静;近景林木枯荣互见,鸟鸣枝头,桃花初放。此画画幅宏大,开合有度,气势恢宏,设色厚重而不呆板,亮丽而不落俗格,丘壑繁杂,笔法精密,细致入微,每个局部亦能单独构成一幅景观,具有明代硬功的笔法、宋人繁杂的丘壑、唐人青绿重彩的效果,是作者代表佳作。

9.李鱓猿猴横披(图10)

李鱓,字宗扬,号复堂,为“扬州八怪”之一。李鱓工诗文书画,后受石涛影响,擅花卉、竹石、松柏,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影响。《清稗类抄》评李鱓画功,“画笔工绝,花鸟学林良,纵横驰骋,不拘绳墨,而多得天趣”。新乡市博物馆展出的李鱓《猿猴》横披,桃树虬曲多枝,斜插于畫面,枝上结满果实,几只猿猴或攀爬于树枝之上,或手持桃子坐于树下,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此作笔墨酣畅淋漓,墨色浓淡相宜且虚实有度,率意中见纯真,实乃李鱓之大尺幅佳作。

10.袁江浅绛山水图轴(图11)

袁江,字文涛,号岫泉,善工界画,为清代“界画”代表人物。新乡市博物馆展出的袁江浅绛山水图轴内容为远山近岸之间有一水横隔,有山水、树木、舟船和人物等元素。画前景为主景,岸边停泊两船,其中官船中一女怀抱琵琶而弹,三人扶案静听,船夫立于船头;中景为河对岸停泊的数只舟船和隐约可见的村舍;远景山峰兀立,中天一轮明月,清辉遍洒。左上角题“用马和之法,拟琵琶行意”。此画在章法布局方面为三段式构图,讲究开合,注意近、中、远空间的表现,继承了宋人的全景画法。此画细致逼真,具有形神兼备、意趣盎然的艺术效果。

11.周璕墨龙条轴(图12)

周璕,字昆来,专工人物、花卉、龙马,善画墨龙。《国朝画徵录》评价周璕所画的墨龙,“其画龙烘染云雾,几至百遍,深浅远近,蒸蒸霭霭,殊足悦目。”《国朝画徵录》还记载一段周璕画龙的故事,“以所画龙张于黄鹤楼,标曰:‘价银一百两,有臬司某者登楼见之,赏玩不已曰:‘诚须一百两。璕即卷赠之曰:‘璕非必得百金也,聊以觇世眼耳,公能识之,是璕知己也,当为知己赠,璕非必得百金也。由是遂知名,然惟达官称之。”此作绘一条巨龙在云海中飞腾,龙首、龙身、龙爪隐现有致,构图奇幻,用墨如飞,匠心独运。墨龙神情毕现,藏露有度,龙的威严神秘之气跃然纸上,大有呼之欲出之感,为周璕得意之作。

猜你喜欢

董其昌赵孟頫新乡市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新乡市关工委慰问 凤泉区优秀基层“五老”代表
书法(大篆)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新乡市知识产权局行政诉讼案再审胜诉
董其昌的面具
新乡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