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2019-10-21赖建君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林业管理病虫害防治问题

赖建君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为了有效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对木材产品的需求,我国近些年来在林业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就目前来看,病虫害是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将从林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关键词 林业管理;病虫害防治;问题;原因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发展林业是改善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在当前林业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病虫害就是其中之一。想要有效防止病虫害的负面影响,必须要积极采取先进技术措施。因此探究林业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2 病虫害对林业管理的负面影响分析

近些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撑下,我国林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趋势,为我国环境改善以及经济发展均发挥出了积极作用。但结合目前我国林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病虫害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且其发生频率还在持续提升,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将先进技术措施引入到林业管理中,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控力度,减小病虫害造成的影响。整体上来看,病虫害对我国林业管理的负面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2.1 生物系统紊乱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市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会将森林之物引入其中,希望可以打造一个覆盖城市的且能够正常运行的森林生态系统。但是由于森林之物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可能做到完全照搬移植,这样就会导致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构建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导致病虫害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一旦发生病虫害,将很难做到有效控制,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

2.2 病虫害的突发性使其控制难度较高

林业病虫害问题本身具有突发性特征,而且一旦发生,将会持续较长的时间。结合我国林业发展历程来看,病虫害的种类较多,现如今我国并不能做到有效防治所有病虫害,因此在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下,只能尽可能的进行事后补救,事前预防的效果并不理想。

3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结合我国近些年来林业发展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来看,病蟲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自然因素

在我国林业发展中,病虫害多发于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的地区,这些地区常年存在乱砍滥伐现象,当地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会进行人造林工程建设,但是由于生态系统不完善,容易发生病虫害问题。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就是病虫害的多发区域,因森林砍伐以及人工林建设导致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免疫功能十分低下,根本无法有效的低于病虫害的侵袭,病虫害将在森林中快速传播,即使能够顺利控制,也容易复发。

3.2人为因素

近些年来,为了更好的实现林业种类的扩充,我国在进行人工林建设的过程中,会从国内或是国内引进许多新的树种,这些树种在引入的同时则有可能会携带当地的一些病虫,而引入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于这些新的病虫并不具备良好的抵御能力,很容易出现病虫害泛滥的情况。同时,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上的不足也会导致病虫害的泛滥。例如,随着我国人工林建设规模的增大,相应的林业管理工作却未能及时跟上,尤其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导致病虫害频繁发生。同时,一些地区过度追求快速丰产,忽视了森林技术的加强,导致树木生长不良,抗病虫害能力下降,为病虫害的泛滥提供了客观条件。

3.3 其他因素

除了自然和人为因素之外,导致林业病虫害发生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林业部门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政府出台的病虫害防治政策不明确、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充足资金的支撑等,这在客观上严重制约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4 林业管理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

4.1 加强林业病虫害的检疫工作

在现代林业管理中,病虫害防治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为了提高防治工作的成效,林业管理工作人员除了要拥有专业严谨的态度之外,还应全面掌握各类病虫害的特点以及发生规律,如此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展开监管工作。而在病虫害的高发期,林业管理工作人员则要落实检疫工作,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发生前兆,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病虫害的扩散,控制影响范围。

4.2 培养专业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人才

现代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业务技能水平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想要保障林业管理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有效落实,应加大资源投入打造一支专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队伍,加强对林业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时设置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推动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持续更新,为人才培训奠定基础,促进林业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4.3 采用多元化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十分多样,针对不同的情况应采取不同的防治技术,目前比较常用的几种林业病虫害方知技术包括化学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以及生物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物质或是喷洒化学药剂的方式消除病虫害,现如今应用的化学药剂大多是采用一些天然物质或是多种生物混合制成的。例如,在树苗栽种的过程中,可以将化学药剂涂抹其上,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对于发生病虫害的树木,可以通过喷洒的化学药剂的方式进行治疗,既能够起到预期效果,还可以避免环境污染的发生。化学防治技术的优势在于见效快、复发少,缺点在于可能会对害虫之外的生物造成伤害。

物理防治技术则是通过光、电、热、声、微波等手段,对害虫进行灭杀,如对树种进行暴晒或是高温浸泡,灭杀其中存在的虫害或是病菌。物理防治技术的优势在于不会对非虫害之外的其他生物造成影响,但是工作强度却相对较大,且在使用明火没杀虫害时容易引起林森火灾。

生物防治技术则是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引入害虫的天敌,构建食物链,以达到长期防治的效果。这类技术的优势在于纯天然、无污染,且防治效果保持时间长,不足之处在见效缓慢,因此具备较大的改进空间。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林业管理工作中,应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力度,通过管理机制、设施的完善、病虫害防治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先进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纹. 森林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关措施分析[J]. 南方农业,2019,13(14):76-77.

[2]付道惠. 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 北京农业,2015(06):44.

[3]邢斌. 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 广东蚕业,2018,52(08):14+16.

[4]郭培怀. 浅谈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8,38(18):182.

猜你喜欢

林业管理病虫害防治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