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研讨

2019-10-21陈燕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养殖业肉牛

陈燕

摘 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牛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肉牛养殖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大,但在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寄生虫病。不仅对于牛的生长造成了影响,还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各种常见寄生虫病要的诊治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养殖业;肉牛;寄生虫病;防治

有效的预防寄生虫病是促进肉牛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内容,要始终遵循防治为主的原则。结合牛寄生虫发生和流行的特点进行分析,科学合理的运用抗寄生虫类药物实现综合防治的目的。做好牛寄生虫病的预防,提升和促进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1 牛焦虫病

牛焦虫只能通过特定的蜱进行传播,如果区域中只有一种蜱,那么可能就有对应的焦虫存在。蜱的种类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特征,所以牛焦虫病的发生也和空间、时间有直接的联系。牛焦虫病主要是由双芽焦虫、巴贝斯焦虫以及泰勒焦虫所引起的,病原体是多种无色素的血孢子虫。因为蜱的活动范围的限制,因此牛焦虫病会在区域范围内进行传播。牛焦虫病的易感群体是一岁龄的小牛,发病率非常高但是死亡率比较低。成年牛也会感染,死亡率非常的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焦虫病在良种肉牛群体中发病更高,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感染焦虫病的病牛会出现心跳加快、体温突升、呼吸困难、精神沉郁等症状,部分病牛的尿液中带血。因为牛焦虫病的病程非常的短,病情会迅速恶化,提升了疾病防治的难度。对于病牛进行剖检,可以观察到皮下结缔组织血凝不足,同时还有着水肿、发黄的情况。病牛的膀胱尿液中含有少量血液,体表淋巴结肿大严重。另外,可以观察到病牛的心、肝肿大。针对牛焦虫病的诊断主要是依据流行特点、蜱类特征、剖检情况进行确定,采集病牛的耳尖血制作玻璃涂片,采用姬氏染色镜进行检查,可以在血液中观察到特征性虫体。

针对牛焦虫病的防治,还没有高效的疫苗,当前主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三氮脒是治疗牛焦虫病的高效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配置成浓度为5%的溶液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结合病牛的实际症状确定用药剂量,部分病牛会出现起卧不安等副作用,但很快会自主消失。或者采用灭焦敏进行治疗,这是当前国内最好的治疗药物之一。针对很多中的焦虫病都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非常的高。采用分点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两天注射一次,持续治疗8天。采用灭焦敏片剂,一天一次,连续治疗4天。针对症状严重的病牛还可以配合解热、补液等治疗手段,进一步的提升治愈率。

2 消化道圆线虫病

在牛的消化道中寄生着很多的圆线虫,包括指行捻转血矛线虫、长刺线虫、食道口线虫、夏伯特线虫等,其中致病性最强的是捻转血矛线虫。这种寄生虫会寄生在牛的真胃和小肠之中,从而诱发出现圆线虫病。这种寄生虫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对于肉牛养殖的威胁十分巨大。捻转血矛线虫呈现毛发状,会造吸食牛血之后形成淡红色。雌虫白色生殖器官环绕在肠道周围,所以会出现红白相间的外观。捻转血矛线虫常寄生与病牛胃中,表面会出现横纹。另外,雄虫可以达到2cm,尾端会长出等长的交合刺。雌虫会在病牛的皱胃之中产卵,然后随着粪便出现在体外。经过发育成感染性的幼虫之后被其他牛采食,在真胃中吸血发育为成虫。从牛食入幼虫到粪便中出现虫卵只需要20天左右。

捻转血矛线虫的虫卵随着粪便排出到体外,会凭借皮鞘的保护发育成为感染性幼虫。养殖场中的土壤是幼虫的藏身之处,幼虫会爬到牧草之上,从而更容易被其他牛食入。捻转血矛线虫病会有自愈症状,再次感染的幼虫会和初次感染产生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不利于幼虫的在牛胃中生长和发育。捻转血矛线虫会吸食病牛的血液,诱发贫血、肝脏变形、机体衰弱等病症,临床表现为贫血、结膜苍白、下腹水肿、便秘腹泻交替。

针对捻转血矛线虫的防治采用盐酸左旋咪唑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或者使用酚噻嗪混合稀面糊配置成10%的悬乳液进行灌服。每头的用药不能超过60g。要对于牛群进行定时的驱虫,结合养殖区域的气候特点,分别在春秋两季进行药物驱虫。同时要对于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堆积发酵杀死虫卵和幼虫。强调饮水卫生,不要在雨后放牧。要避开幼虫的活动周期,尽可能减低感染机会。加大饲料管理力度,合理的补充精料,提升牛体抵抗力。

3 牛皮蝇蛆病

牛皮蝇蛆病是一种慢性的寄生虫疾病,主要是因为蚊皮蝇和牛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背皮下组织引起的疾病。病牛的毛皮质量下降,同时病牛会逐渐消瘦。多发于北方地区,对于养殖行业造成较大威胁。皮蝇成虫在15mm左右,体表密布绒毛。一般在5-7月出现,夏季蝇虫飞的阶段感染牛体。成蝇会将卵产在皮薄的体毛上产卵,幼虫会顺着毛根钻入到牛体之中。幼虫在牛体中移动,直至发育成熟之后从皮肤钻出。

牛皮蝇病的症状包括:狂奔、喷鼻、站立不安等,主要是因为幼虫在皮下组织移动时会造成疼痛感。牛背部会出现长圆形的硬节,随后出现肿瘤样的隆起。隆起皮肤出会出现小孔,在穿孔出可以挤出幼虫。

针对牛皮蝇防治主要采用浓度2%的敌百虫溶液300ml进行涂抹。每次涂抹3分钟左右,可以杀灭绝大多数幼虫。在牛患部小孔处涂抹药物,幼虫会软化致死。要经常检查牛背,一旦发现成熟的硬节就要用针刺死幼虫并擠出涂抹药物剂型治疗。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牛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结合牛寄生虫发生和流行的特点进行分析,科学合理的运用抗寄生虫类药物实现综合防治的目的。对于牛焦虫病、消化道圆线虫病、牛皮蝇蛆病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措施进行了分析,结合养殖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防治措施。做好牛寄生虫病的预防,针对不同的寄生虫病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强调养殖场消毒杀菌工作,加大饲料管理力度。及时的对于牛群进行驱虫,针对疑似症状要及时的进行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赵现斌.牛焦虫的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47(11)118

[2]王亚萍.浅谈牛捻转血矛线虫病中西医治疗方法[J]中国畜禽种业.2017(03)111-112

[3]赵文仕,王向菊,和丽春.牛皮蝇蛆病的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02)57-58

[4]邢殿全.牛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J]养殖技术.2018(15)45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养殖业肉牛
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探析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分析与解读
高原牧区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探析
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简介肉牛快速育肥技术
春季舍饲肉牛快速育肥要点
牧区牛羊常见细菌传染病防治现状及改善措施
环境经济学视角下养殖业负外部性分析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