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019-10-21杨小丽
杨小丽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小学教学的质量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若是小学生学习教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度较低,其在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时难以保持集中的注意力,致使其学习效率低下,如何提升班级学生的积极性一直是众多小学教学工作者重点关注问题。本文围绕着小学教学,分析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策略,并且为小学教师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学;积极性;学习效率
引言:
小学教师是小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其自身的言谈举止、制定的教学活动策略、设置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形式都直接影响小学生参加各项教学活动的积极性[1]。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从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活动策略、教学活动内容、教学形式的角度入手,将具有趣味性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融入到各项小学教学活动中,使得小学教学课堂富含乐趣,激发小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热情。
一、设置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课堂导入环节是学生由课间玩耍嬉闹转变为接受系统性教学知识的过渡时间段,小学教师应依据自身以往的教学经验,合理预估课堂导入所需时间,采用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使得班级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定自身的情绪,快速投入到学习教学知识内容当中。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如复习以往所学知识内容、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物品、观看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等方式,运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小学教师应深入研究每一个课堂导入方式,结合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班级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选择恰当的课堂导入方式,从而提升班级学生学习教学知识内容的欲望,促进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二、情境设置,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小学教师在向小学生進行各项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采取情境设置的教学方式,让班级学生代入情境中的主要角色,思索如果自身是故事中的主角,该如何解决自身正在面临的困境,这种小学教学方式与幼儿园教学有着相似之处,教学活动富含乐趣,小学生以参加游戏的心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如在进行简单的加减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设置“小兰拥有7袋饼干,小东拥有8袋饼干,小强比小东多拥有2袋饼干,请问小强比小兰多拥有几袋饼干”情境,教师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名成员[2]。小学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并用纸条代替饼干,这样教师设置的数学题目的答案一目了然,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让班级学生自己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互相交流时,能够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当学生解答出教师设置的情境问题时,学生能够感受到解答问题的成就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善于提出问题,增强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各项小学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并未与班级学生进行过多的沟通,其将课堂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理论性知识内容的传授,忽略对小学生实践能力、思维拓展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教师在向小学生进行各项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增强自身与班级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自身的亲和力,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提问是增强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小学教师应依据自身对教材中涵盖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合理设置问题内容、提问方式,在向小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提高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效率[3]。如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小学生提出“你最喜欢的花草是什么”问题,当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接着提出“你会画自身喜爱的花草吗”问题,一般情况下小学生会给出“不会画,画的不好”等答案,教师再次提出“那你想要老师教你怎么画花草吗”问题,这样的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能够让小学生明白其所学知识内容对自身的绘画能力有着重大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加美术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四、适当鼓励学生,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
班级学生在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小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活动时,受到外部周边环境、教学知识难易程度、自我控制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中的表现时而优异,时而跑神,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讲解知识内容的消化吸收效果。小学教师应仔细观察小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将课堂教学时间分为四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为10分钟左右,教师观察学生在各个时间段内的表现,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加以表扬,同时鼓励其他小学生向其学习,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小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若是发现部分小学生难以保持集中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走向学生身边,在其身边讲解教学知识内容,小学生对教师具有敬畏心理,会努力保持自身的注意力,专心听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小学教师的教学效率。
五、结束语
小学教师应深入了解教育改革内涵,在向小学生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将小学生视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合理运用现有的课堂教学资源,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富含乐趣,让班级学生能够主动吸收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提升小学生在各项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教师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馥红.“知之者”不如“乐之者”——试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33):184-184.
[2]王学高.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427.
[3]邰丽萍.试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自主性学习[J].中国科技投资,2013(A35):51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