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将柔性管理融入到教学管理中

2019-10-21牛婷婷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柔性管理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牛婷婷

摘 要: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柔性管理体现出优于刚性管理的效果,柔性管理更能走进学生心理,将柔性管理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管理中体现出更好的效果,高校育人要刚柔并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柔性管理;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对我们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高校而言,思政教育与课程与教学管理相融合成为现在各大高校研究的主要课题。探索更好的教学管理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微信息时代的到来,当前的社会环境相对越来越复杂,这对高校学生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给思政教育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环境,刚性管理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将柔性管理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满足学生心理、安全、归属感等方面进行更为合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柔性管理與刚性管理

1、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特点

柔性管理其根本的理念是“以人为本”,通过人文主义关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柔性管理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第一,由于柔性管理的实施具有相对弹性和度的把握,所以要求实施主体也就是高校老师具有较强的“柔性意识”,将自身的柔性意识融入到管理的各个环节;第二,由于柔性管理主要是通过调动学生的内心活动来实施管理,所以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较强的耐性,这一过程时间相对比较长;第三,由于柔性管理主要是建立在满足学生的心理、安全、归属感等方面的基础上,所以效果更好。

刚性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者的权威实施强制性手段来从事管理。刚性管理其实一直是我们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以制度为中心”是其主要标志,其具有见效快的特点。

2、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关系

其实我们一直采用的都是刚性管理,通过管理者的权威来实施管理,通过制定制度让管理活动有序进行,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大环境的改变,我们更加注重人文主义关怀,更加注重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态度,所以柔性管理就适时出现了。

不能单纯的说柔性管理优于刚性管理,只能说柔性管理能够满足更高层次的管理,能让教学管理更为科学合理,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单一的刚性管理显然非常不合理,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将柔性管理融入到教学管理中,使得学生能够从心理和情感上更好的接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柔性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的体现和实施

1、教学管理中柔性管理意识的树立

刚性管理已经成为习惯,要想将柔性管理融入到教学管理中,就要求我们的高校教师树立“柔性管理意识”,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柔性意识不是对学生的一味放纵和撒手不管,而是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走进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用更为柔和的手段教育学生。

在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区分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错误要积极想法纠正而不是一味指责和惩罚,让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中自觉地不断进步。

2、情感激励融入到奖惩机制中

奖惩机制是教学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更好的运用奖惩机制是教学管理者值得深思的问题。奖惩可以不仅仅是物质和荣誉的单一奖励和惩罚,情感的导向在如今的教学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与时俱进,尊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好的走进学生心理,在他们取得成绩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委婉的给予疏导,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及时的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不断的探索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我们高校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有效的情感激励是思政教育和教学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3、对学困生的帮扶制度

对于面临留级的学业困难学生我们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不愿意学习,有的迷失在游戏里,有的旷课厌学,走入他们的内心打开他们的心结成为“挽救”这些学生的重要环节,思政教育在此时显得极为重要,只有让他们从内心里开始重视学习,才能真正的改变这些学生。学困生作为一个存在的群体,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帮扶制度,以保证思政教育的长期性,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此时柔性管理显示出更优于刚性管理的效果,通过老师的柔性意识,激发学生的倾诉欲望,打开学生的心结,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摆脱学习困境。

4、课程考核灵活多样

基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程考核应该多样化,什么样的形式更适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不能一刀切,课程改革也包括课程考核形式的改革。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在的学生接受和学习能力也在改变,我们应当思考通过灵活多样的更加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让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更好的主动的去学习,这也是柔性管理的体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教学管理与育人模式追求更为合理、高效、健康的模式,思政教育应贯穿于各个环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刚柔并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引导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邢大海,高校思政教学管理方向思考,沈阳广播电视大学, 2018,(06),92-92+100

基金项目:将柔性管理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2019SZJY03

猜你喜欢

柔性管理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