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语言的知觉性表达
2019-10-21赵蕾
赵蕾
摘要:面对一件艺术品时,在为艺术作品表面上所呈现给大众的精湛表现手法以及精美的美学特质所感染的同时,我们常常会在内心划上这样一个疑问,它是什么?它要表达什么?他是如何向我们传达它的思维的?无论是绘画、摄影、油画、版画等二维的平面视觉艺术,还是建筑、雕塑类的三维立体艺术,我们都能直观的感受到其所谓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能认识并接收到艺术作品中使用的技法内容,点、线、面、图案构成、色彩搭配、整体造型、材质选择、陈列方式,以及这些内容组合联系下的作品的统一呈现。
关键词:雕塑艺术 表达形式 视觉刺激
雕塑家利用全然不同于二维艺术表现手法的技术来塑造三维作品的体积、形状、线条、色彩、比例、平衡性和统一性。直接导致了立体的雕塑艺术向我们传达其精神内涵的方式的与众不同,以意大利艺术家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的作品为例,他是用线造型的行家,他的线条使用使其画面看起来巧妙,柔韧、且富有旋律感,这使他的作品形象看起来高雅、削瘦而不被拘束。他的油画作品《穿黄色毛衣的珍妮·海布特》就是典型代表之一,画作中的女性形象纤细单薄,长而小巧的鼻子,没有眼球的双眼以及娇小的嘴巴,在这种装饰性的线条的塑造之下,简明扼要的突显出了作者独一无二的表现主义特征。近乎平涂的、颜色鲜亮的大面积色块的使用,正式他作品的精妙之处。反观莫迪利亚尼前期的雕塑创作,同样是变形、拉长的脸部及躯干造型,表现的手段却又大相径庭。以1910年创作的《女人的头部》为例,作品的呈现完全赤裸的显露出了雕塑创作所运用的材料,石灰岩的材质以及头部半裸雕的造型,在质感上就已经给人一种冷峻,模糊的通感,仿佛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它的触感和温度。比例失调的脸部却异常的对称,鼻梁细长直挺,眼部和嘴巴选择凸起,赋予了作品一种神奇的生命力。相对绘画形式来讲,雕塑能从更多的角度刺激观赏者的知觉系统,给观赏者的感受更全面,更直接。
雕塑对观赏者的触觉刺激
相对于平面视觉艺术,雕塑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其触感上的独特性,我们可以通过对雕塑的触摸,感受材料赋予雕塑的不同手感,与肌理感,粗糙或是光滑,冰冷或是温暖,带给观赏者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泥塑的朴实感,玉雕的温润感,丝质材料的柔和感,羽毛质材料的轻盈感,玻璃材料的冷峻感,都在我们接收到其材料信息以及在其对我们产生触觉刺激的同时,引导了我们对雕塑作品的认知方向,即使无法直接触摸,我们依旧可以通过对其材质的判断将其转化为想象中以及大脑固有知识体系中的知觉感。新的艺术形式不断被尝试被发掘的当今艺术形势下,艺术家们发现了新的伪装材料的方式,木头可以通过打磨塑造出柔软纺织物的感觉,原本坚硬的石料也可以通过打磨看上去像是弹性十足的皮肤,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感知,当然也就达到了艺术家创作的目的。
雕塑对观赏者的视觉刺激
雕塑材料的使用会给观赏者带来间接的温度上的感受,以两个相对的材质为例比较,玻璃材料的雕塑因其坚硬冰冷的性质而带给人冷峻感,而毛皮材质的运用会因其柔软且有保暖功效的特性带给受众群体温暖的感觉。同时视觉方面的刺激同样可以达到相应的效果,在大脑能最直接接收到的色彩信息的刺激下,也会产生相应的冷暖感,色彩学中,根据色相及纯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了冷色、暖色及中性色,红色、橙色、黄色会让我们感受到温暖,绿色系和蓝色系则显得清凉酷爽,色彩在带给人温度感受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情绪上的刺激,暖色因其自然界中的太阳,火等物象感受带来的通感,会让人感觉到热烈,活泼,长时间处于这一状态下则会焦躁不安,当人们被冷色调影响过度后也会有冷静甚至抑郁的感觉。在雕塑创作中,艺术家可能会因为对这一美学心理的把握,来通过这些自然心理作用的应用以达到自己追求的艺术效果,来进行对材料的选择以及色彩的运用。
形体是雕塑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形体的塑造展示出雕塑的动势,是整个作品大方向的架构脉络。这种动势的变化为雕塑作品带来了力量感,生命感,是雕塑张力感的保证。同时,由于雕塑具有质量,它的体量以及规模也就极大地影响了其对观赏者的视觉刺激,我们会生理性的对这一视觉刺激作出反应,即使是完全相同的材质,处理方式,不同规模作品给人的直觉刺激也截然不同。拉什莫尔山上的四个巨人雕像,坚固、稳定并且形体巨大,石像面孔高十八米,其质量和比例及剛硬的线条运用使其更加具有威慑力及压迫感。让人的崇敬感油然而生。这四件大雕塑依山而建,可以说山就是一整件艺术作品,自然环境就是其陈列空间,太阳光的效果也在影响着作品的总体呈现,光现在雕塑作品的展陈中起到的戏剧性效果通过视觉呈现刺激着我们的视觉感受。这样的环境使得这一雕塑艺术作品不得不面对时间的冲击,显然,风、水、光等自然因素在时间的沉积之下,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蚀,形态和质感都会有改变,这点而言,作品的“年龄”带来的不可控的未知特性同样是雕塑对我们知觉性刺激的一大切入点。
我们作为信息接收者,总是想通过了解艺术家的雕塑创作来探究其被赋予的文化内涵以及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思维观念,心路历程。而事实上,艺术创作者们在创作构思时,早已通过艺术审美技巧及受众者潜在的心理暗示来一步步引导着我们的思维。
参考文献:
【1】《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王宏建
【2】《艺术的故事》 广西美术出版社 [英国]贡布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