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护士急救技术强化训练的效果评价

2019-10-21米彦军高娜

健康护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

米彦军 高娜

摘要:目的:通过开展护士急救技术强化培训达到全面提升护理人员急救技术操作的目的。方法:采用抢救设备、药械的统一配置,制定标准化的抢救流程,以及模拟真实抢救现场的再现。结论: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明显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应急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护理人员的应急心理素质得到有效锻炼。

关键词:护理人员;急救技术培训;分析评价

结合部队医院护理队伍年轻化,更替较快的实际,又新生代护理人员对医疗设备的操作使用不熟练及急救技术不熟练的现状,并且护理人员队伍的不稳定性与现阶段急、难、危、重患者临床救治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我院每年危重症抢救达2000余例/次, 危重患者病情进展快、变化迅速,为熟练抢救配合技术,缩短抢救用药时间, 提高护理人员急救配合水平,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最好的抢救及治疗,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于2009年12月以来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护理人员培训措施,收到了较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急救车结构及配置实现五化要求

1.1内部结构层次化。药品、器械、耗材、大液体合理分层放置。可以提高临床紧急救治的便捷性,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出现,规避医疗风险。

1.2药品设置规范化。合理配备一类、二类急救药品。临床急救中各科室病种不同,急救药品使用的种类及数量亦不尽相同,故急救药品种类的配备可以在保证基础药品的基础上,选择“因地制宜”是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1.3耗材准备标准化。在临床重大疾病抢救药品保证的情况下,必须结合各个科室实际需要,储备、保证常用耗材的数量及质量,使得临床具体抢救工作更加便捷、有效。

1.4药械放置科学化。按药品、器械的作用及使用频次科学放置,易于取用。抢救过程争分夺秒,可以说“时间就是生命”。而这种科学化的频次设计,可以使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操作中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更加有效地配合医生完成患者的紧急救治。

1.5检查登记格式化。按药品、器械的名称、数量、效期合理制定检查频率。可以保证使用到的药物发挥其良好预期效果。规避药物反应、过期药物毒(副)作用,是规避临床医疗风险(纠纷)的有效措施。

2.强化记忆急救药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急救药品和急救医疗器械也是层出不穷。因此,急救药品、器械的熟悉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抢救的效果。将急救药品的主要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制作分类卡,便于强化记忆;对呼吸机、气管插管等急救器械的安装、配合方法进行专项培训,特别是急救设备的操作规程。已有学者使用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 这一概念[1],来观测临床医疗药械使用过程中的时效性,并且这种应用的时效性与临床紧急救治的最终效果直接相关。

3.强化提高取用急救药械的精准速度

在急救车药械放置程序化的基础上,着重培训护理人员取用药械的應急反应能力及相互配合能力,以确保在抢救过程中能争取更多地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

4.模拟急救情景进行实战演练,强化训练效果。

医院通过创设特定的急救场景,让参训护士处于一种真实的救治情景之中,以更加直观、真实的方式加深其对临床急救操作技术和理论体系的理解。通过此种方法让护理人员对各种突发疾病的抢救流程更加熟悉,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在应急状态下对于患者的救治能力,大大提高了实战化急救护理总体质量[2]。培训完毕后,录制个案急救抢救流程模拟光盘。各医疗科室定期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培训,并统一组织定期考核,进一步强化培训效果。

5.效果分析

经过反复强化培训,各科护师以上人员急救护理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新生代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程序,达到了抢救操作过程准确、迅速、连贯,熟练掌握专科急救技能和仪器使用的目的,提高了护理人员抢救配合的主动性、灵活性。

表1显示 与2009年相比,2010年以来经过综合护理急救技术模拟训练后,护理人员的考核优秀率明显提高( P < 0. 01) , 2010年—2011年护理人员的考核优秀率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

6效果评价

6.1 护理人员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急能力得到有效培养。通过考核, 护理人员体会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协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救护患者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能胜任的[3] , 整个抢救过程, 只有医护人员积极相互配合, 齐心协力, 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救治效率。

6.2 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和应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根据临床实际需要确定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及培训方法,锻炼了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和应急能力,这种综合急救培训方法对在新护理人员占比例较大的情况下是一种更佳的、更快的、更有效的培训方法,培训的合理化所产生的巨大组织效果,为医院培养了一批一批的急救护理人员。

6.3 护理人员的应急心理素质得到有效锻炼。通过培训考核,使护理人员学会根据病情, 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救治措施, 学会在抢救病人过程中保持镇静, 动作敏捷,思路清晰,操作准确、熟练, 从而得心应手地参加临床的紧急救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朱玲玲, 毕越英, 闫 芳  在护理人员中开展急救医疗设备使用技术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 , 24(12B):69-70,

[2]刘 娟,吕建敏,杜海燕  对护理人员开展急救医疗设备使用技术的有效方法和效果.科技论坛,2013.23 236-237。

[3]方海飞, 丁国方, 韩焱. 模拟教学在急救操作中的应用[ J] . 浙江海洋医学院学报,2004, 23( 3) : 277- 278.

作者简介:1.米彦军,女,1973.7,河北博野,本科学历,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护师,护理管理,

2.高娜,女,1984年1月12日,河北保定,本科,助理员,护师,武警北京总队医院西区护理部,护理管理,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产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知信行的调查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创新医院护理管理模式
消化内镜检查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普外科护理的安全隐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护理管理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分析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