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加强铁路建设项目设计问题管理的对策

2019-10-21时磊

名城绘 2019年11期
关键词:铁路建设设计管理

时磊

摘要:铁路建设领域关于建设管理的论著普遍侧重于施工、监理单位的管理研究,对设计单位管理鲜少提及。本文以某铁路工程验收阶段发现的各类设计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产生原因并探讨了加强设计问题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铁路建设;设计;管理

由于铁路行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铁路工程设计领域具备相关资质和能力的设计单位极其稀少。尽管近年铁路行业政企分开改革不断推进,铁路建设市场不断放开,但铁路工程设计领域却始终波澜不惊。因铁路工程与传统工程建筑行业相比具有专业细分程度高、专业间差异显著的特点,设计单位门槛极高,从诞生到成长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面对持续高涨的铁路建设形势,各设计单位超负荷运转成为常态,在近乎严苛的设计工期和项目建成预期目标要求下,设计单位不堪重负,各类工程设计问题时有发生并亟待解决已成业内共识。

一、设计问题的发生及分类

通过对某客专工程预介入管理、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初步验收、安全评估以及标准化评定等工作中发现的设计问题进行梳理,可将设计问题分为五类:

1.工程设计标准与运营标准差异引起的设计问题

由于新建铁路设计标准更新相对滞后,而铁路工程建设周期较长,设计之初采用的设计标准与动态变化的运营标准或大维修标准在很多专业细节上存在异同,可能导致新线按图施工建成后已不能满足开通时的运营要求。如该客专某站下行联络线电气化网杆回流线距离某特大桥桥面人行道栏杆过近(设计标准为1.6m),不符合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距离 2m的运营要求。

2.设计缺陷、差错或设计深度不足的问题

设计单位任务过于繁重,设计工期过短、设计人才紧缺等不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造成了勘察设计投入资源不足,外勘时间过于紧张、勘察质量不高,设计过程粗线条,内部审查不细致等现象屡见不鲜,其设计成果难免出现深度不足、缺陷频发,甚至是设计选型的错误等诸多问题。如该客专全线各变电所控制室照明没有接入安全监控系统、客站站台、地下通道扶梯集水坑未考虑外排、某变电所某#供电线支柱选型错误,上网点产生高差近7米等。

3.新建铁路接入既有铁路的设改工程设计问题

在新建铁路接入既有铁路的适应性改造工程中,不可避免的将涉及部分设备利旧改造,尤其是四电专业,既有设备类型复杂,统一性、兼容性很难一次调查清楚,设计源头考虑不周,产生各类设计遗漏问题屡见不鲜。如该客专某站场T004#~T006#AF线距京广高速场G003#~G005#AF线仅1.5m,不满足2.4 m安全距离要求,在风摆情况下易造成两场的接触网跳闸等。

4.各设计专线间相互协调不力导致的问题。

设计专线通常一人同时承担多个项目的设计任务,工作压力大必然对应着设计团队年轻化,因不同专业差异较大,专线间的交流主观能动性不强,遇经验不足、责任心不高的专线,具体到某个项目时,对其他相关专线细部设计内容往往了解不够深入,由于各设计专线分别提供本专业设计图纸,各专业间设计接口配合不力问题频发并引起了较多的變更设计,甚至是附加、废弃工程。如该客专工程因信号、信息专业与电力专业设计专线协调不足,联合机械室内新建列头柜只设计了单路电源引入;因给排水专业与电力专业协调不足,循环泵、补水泵设计未考虑留有远程控制端子接口等。

5.设计与设备接收单位间沟通不畅引发的问题

尽管“建设为运营服务”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但设计与设备接收单位间的沟通协调问题一直困扰着建设单位。设备接收单位作为新线开通后的运营维护方,结合安全、实用、便利维修等实际需求,对移交的设备设施的性能指标、技术参数及相关检修附属设施,往往会有更明确具体的要求。时常出现某些要求因突破了已有明确的专业设计规范或违背专业设计原则的情况而被拒绝,在较大程度上造成了沟通矛盾并引发相关问题。如在该客专工程提前介入验收阶段,设备接收单位就提出了以下各类合理要求:高架桥缺少检查梯,不利于桥梁线路维护;上跨公路桥缺少集中排水口,没有防坠落、防抛物等防止异物侵限的设施,部分桥下未设置防撞墩台;新建视频铁塔无围栏,铁搭基础未施作硬面;室外储水池无防护围挡,需增加不锈钢盖板并加锁等。

二、设计问题的管理及应对

为有效减少铁路工程设计各类问题,建设单位应做到:

1.督促设计单位切实加强质量管理。要求设计单位选派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设计专线,牢牢抓好设计单位设计主体(项目经理)的牵头协调作用,督促设计单位加强各专线间的沟通,建立有效协调配合机制,尤其站前与站后及四电专业、四电专业之间必须确保接口部位联合设计,综合考虑各类因素。

2.重视前期现场勘查工作的组织管理。要加大对设计单位前期开展勘察工作的参与力度,组织设计人员细致勘查现场,切实提高现场勘查质量,杜绝生搬硬套设计规范、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搞设计。

3.切实抓好施工图审核和修改完善。要组织参建各方各专业工程师和具备资质的施工图审核单位认真细致的开展施工图对接、审核工作,必要时应组织专家会审,确保审图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全部得到修改完善。

4.设计交底要做到务求实效。组织设计交底前,应要求各参建单位提前认真细致进行图纸会审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设计沟通并修改完善。真正具备交底条件时再组织设计交底,切忌设计交底环节流于形式。

5.合理制定设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施工图审核单位和设计单位履约责任的评价考核,运用好合同管理和资金拨付等手段,逐渐形成威慑力,遏制并不断减少由于设计单位自身原因导致的设计质量问题的发生。

6.协调好设计与设备接收单位关系。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各阶段充分征求、讨论、采纳设备接收单位的合理意见,在满足初设批复并具备可行性的前提下,充分采纳其中多数合理要求。同时要向设备接收单位做好铁路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的解释,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协同推进工程建设。

三、结束语

建设单位应有效加强对设计工作的管理,减少并力争避免工程设计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设计变更和设计洽商手段,作为妥善处理设计质量问题和优化设计的有力措施,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按照程序组织好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卢春房主编.高速铁路建设典型工程案例(四电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2]郑宏波.铁路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

猜你喜欢

铁路建设设计管理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铁路项目引入PPP模式的路径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铁路职工在职培训教育原则论述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浅析造成换轨大修施工延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