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学富有活力
2019-10-21王女栋
摘 要:在教学中,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作为教师应该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使用教材。教师所讲授的每一节课,都应有自己创新的内容,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并能充满活的气息。
关键词:数学问题;教学经验;数学思维;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在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只有增加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才能让学生喜欢数学,才能让他们主动地学习数学。
我们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要运用和服务于生活。而数学知识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可以这样说,人的生产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基本素养。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和发展数学。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尤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在小学课堂中教师灵活运用教材精心设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性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知识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邀了两个好朋友星期天要去游玩,准备买点饮料带去,同时准备一些饮料和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能帮老师出主意吗?”听到老师要请学生帮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想跃跃欲试:
学生已经在自觉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来探究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了。然后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二 、通过实际生活中典型的事例,创新教材,让教材焕发活力。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才让学生看得见,用得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數学又经过了抽象。
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将要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种种问题,也让学生体会到我有权利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迸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都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动手操作,认真地推理、归纳,在紧张热烈的氛围中很快地掌握了知识要点。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借用学生司空见惯的事例,进行适当加工,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毕竟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才让学生看得见,用得着。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的道路,灵活运用教材、结合生活事例、开发教学资源、模拟现实情境等方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的需求,才能真正完成教育教学的本质任务。
三 、有效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应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使用教材。我认为每一节课,都应有自己创新的内容,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整个学习过程更活泼、主动,更具有个性化,并能充满生活的气息。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充分利用起来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源泉。在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内容,使其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例如,“数学广角”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具有非常强的生活化、应用性特点,让学生动手操作或利用生活情景设置问题,旨在让小学生了解生活实际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理解学数学知识能解决哪些实际生活问题,并通过所学知识自己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利用学生自己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将非常高。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真正感受数学的价值。可见,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应用数学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为了应用。可我们的学生缺乏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我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所以我们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肯定会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乐趣。
四、在小学课堂模拟现实生活情境,创设数学课堂情境。
在小学课堂模拟现实的生活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拉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例如:教学“行程问题”时,先组织学生模拟实情的表演,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的两边,准备相对而行,请另一个学生喊口令。一声 “出发”,两个学生难免撞在一起,这时在黑板画出两人行走的示意图,让学生了解什么叫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什么叫相遇?然后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站好,随着口令走向相反的方向,直至面壁才停止。学生很快知道什么叫相背而行,什么叫终点的含义。这样进行情景表演,生动又真实,学生感到这不是在课堂,而是处在欢乐的戏剧情景表演中,他们在无形地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喜欢数学,好学数学的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应当还原于生活实践。小学数学教学只有走向生活化的道路,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教材、结合生活事例、开发教学资源、模拟现实情境等方式,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才能真正完成教育教学的本质任务及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3]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王女栋,出生年月:1989年3月27日, 性别:女,籍贯:甘肃陇南礼县,最高学历:本科,高学位:学士,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2014年参加工作,有事业心,追求卓越,善于学习,擅长于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