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0-21姜博汪丹丹
姜博 汪丹丹
摘要:目的:观察对妇产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在我院妇产科选取98例患者,选取年份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按照其所接受的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进行分组。分组方法随机均等,其中49例患者实施常规妇产科护理,另外49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所取得的实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可见,实施优质护理组的患者组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更好,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数据组间比较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妇产科患者而言,实施优质护理,在实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上都取得显著的成效,应当提升其临床应用频率。
关键词:优质护理;妇产科护理;护理效果;满意度
引言:
基于妇产科患者群体的特殊性,患者的护理工作,是这一科室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从护理专业的角度上分析,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开展,可以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优质护理模式,是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主体和核心,将其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主诉和感受作为指导护理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进行推行和应用的护理方法[1]。为了更加清晰的明确这种护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本文在我院妇产科选取了98例患者进行研究,选取年份,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通过分组研究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现将详细的研究过程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样本群体,是来自我院妇产科的98例患者,研究中按照其所接受的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组原则,随机分组,人数均等,即研究护理组(n=49),普通护理组(n=49)。其中,研究护理组采取优质护理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普通护理组患者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患者一般资料如下,普通护理组,年龄,最大42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26.12±4.17)岁;患者疾病情况,剖宫产患者21例,其他妇产疾病患者28例。研究护理组,年龄,最大40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26.14±4.22)岁;患者患病情况,剖宫产患者26例,其他妇产科疾病患者23例。患者以上一般资料均不具有统计学角度的差异(P>0.05)。
1.2研究样本的纳入与排除
1.2.1纳入标准
①将确诊患有妇产科疾病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范围。②将与院方签订了参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范围[2]。③将能够配合完成护理流程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范围。
1.2.2排除标准
①排除未与院方签订参与研究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②排除精神状态异常,生命体征不稳定,无法全程配合完成护理研究的患者。③排除因个人原因主动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
1.3方法
1.3.1普通护理组方法
普通护理组患者应用妇产科疾病的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主要的护理工作内容包括了生命体征观测、日常健康宣教等。
1.3.2研究护理组方法
研究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方案,具体流程如下:①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妇产科疾病本身就会对女性患者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尤其是经历了剖宫产的患者,还有出现产后抑郁的几率。因此,在优质护理流程中,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护理人员应当充分利用日常的查房机会或者组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会,给情绪和心理状态不佳的患者一个情绪和压力疏解的渠道。另外,针对负面情绪比较典型且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加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时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3]。②环境营造护理。对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来说,病房环境也是护理工作中非常基础的一个环节,护理人员应当重视病房环境的营造,从卫生方面通过开窗通风、保持室内良好的温度与湿度达到合理的范围以及针对病房环境的除菌处理做好日常工作。从美化方面通过摆放患者喜爱的植物或简单装饰品的方式,提高病房的舒适感和亲切感,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氛围。③疾病护康复护理。这一环节的护理工作,主要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的等,尤其是对于剖宫产患者而言,护理工作的开展还包括了一部分康复训练的内容,例如,盆底肌力训练、子宫收缩训练等。必要的训练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復机体功能,对于免疫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1.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实施数据统计,当P<0.05时,判定研究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的差异,可见普通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较之研究护理组更低,组间对比显示出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统计结果在下表1中显示。
2.2针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可见研究护理组总体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细统计结果在下表2中显示。
3.讨论
优质护理作为一种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其在护理内容和流程的项目上,包含了从实际疾病护理到心理与环境护理等多个层面,这种护理内容的全面性,必然会对护理效果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4]。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两项指标的数据统计中,研究护理组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5.92%和91.84%,与普通护理组比较显示出显著的优势,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综上所述,针对妇产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无论是从护理的实际效果上还是医患关系的优化上,都能够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应当在临床护理中优先推荐这种护理方式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勇琴.优质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价值探析[J].医药前沿,2017,7(25).
[2]帅兴莲.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100-101.
[3]匡喜艳.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方式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33).
[4]张金华.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