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2019-10-21董建伟
董建伟
摘 要:中职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需要逐步适应离开家庭去融入社会。因此从这一阶段教师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并提升学生对学习和人生的规划能力,使学生可以实现更好地发展。通过《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哲学层面理性思考,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广泛的参与、积极的创新以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学;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中职阶段的必修课程,但很多中职生对这门课程的认知非常浅薄,还有很多中职生带着敷衍的心理在学习课程,导致哲学与人生课程的育人价值不能有效发挥,教师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德育课堂的实效性。
一、中职生在学习哲学与人生课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
当前大多数学生对《哲学与人生》课程并不重视,课堂上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也不高,即使教师精心准备的课件和讲解资源,在课堂上讲解的语言也非常生动,但是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是非常好,这说明学生从心底缺乏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学生心底对哲学带有抵触心理。选择中职院校的很多学生,他们自身学习基础并不是很好,因此对于一些阅读阅读和理解的理论性知识学习兴致不高。还有很多学生片面认为《哲学与人生》并不属于考试科目,所以对待这门课程的重视更低。他们更倾向于学习和了解一些实践类专业课程,对文化课程的知识并不关注,所以课堂教学的效果非常不容易提升。
其二,学生对《哲学与人生》课程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多数院校虽然都选择开设了《哲学与人生》课程,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从理论层面对学生开展宣讲和教育,并未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很多学生本课程的初步印象就是听听而已,心底对这个课程并不重视。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不明确,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力不足,而且因为学习没有方向性,所以学生不明白,更不会用心思考课程,更难以结合自身主动去学习和创新。这样很难以从心底唤起学生的共鸣,不仅阻碍了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更使得学科本身的育人价值不能有效发挥。
二、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1.贴近学生兴趣需求策划课程展开的有效模式
哲学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贴近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很多教师在教授《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的时候,都喜欢站在教材的角度来讲解,虽然知识的系统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但是很多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解非常枯燥,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所以课程开展的最佳模式首先就应该是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以《哲学与人生》開篇第一章为例,主题是“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踏实走好人生路”。针对这个部分,教师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开展讨论式学习,而非照着教材来讲解,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站起来说一下,学生对当前的自我都有哪些认知,未来的人生路是如何规划的,让学生们大胆畅想,自信表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认真聆听,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主体性价值的最好尊重,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以便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引导。如有的学生提出,要回到当地找一份工作。教师可以再进一步问问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企业了解有多少,是希望通过父母介绍来找,还是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这样一些贴近学生兴趣心理的问题,可以很好的带动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同时还可以给其他同学以参考。
2.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哲学的重要应用价值
合作学习是目前中职院校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学习模式,在很多课堂上教师都会为学生制订具体的任务目标,让学生们开展合作学习,因此在《哲学与人生》课堂上教师依然还可以采用这种模式。改变单纯教师宣讲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拉近师生距离,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价值。
很多人认为《哲学与人生》的学习任务不好设计,不利于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其实教师只需要放下师者身份,走近学生中间,就可以发现处处都是可用的资源,学生们心中有很多现成的问题,直接可以拿到课堂上来运用,无需教师费心去组织和设计。《哲学与人生》课程一般都开设在第四学期,这个时候学生们对于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基本已经明确,但是还是有很多细节问题会困扰他们,而这些问题就是合作学习的最好素材。如有个学生在实习单位选择的过程遇到了一个两难问题:学校给他推荐了一个单位,但是他不是很满意,但是去这个单位的话可以与自己的同学一起,做事可能更容易展开;而他的家里也给他安排了一个实习单位,他实现结束很可能直接就要去那个单位工作,所以实习是一个很好的适应阶段。面对这个问题究竟该如何抉择?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不需要直接给他答案,而是可以让其他同学一起采用哲学的思维帮助他分析和思考,使他以更加理性的态度面对人生抉择。
总之,德育是推进的一个系统而缓慢的课程,最重要的是德育不是单纯的教育和宣讲,而是要从心底激发学生自身的进步意识,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积极践行,这样才可以使得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史煜琼.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7):84-84.
[2]沈佳函. 关于中职哲学课教学困境和教学策略的探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v.1;No.4(04):45-46.
[3]朱喜文. 在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中培育的积极心理品质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17(20):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