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性与改革路径探析

2019-10-21高晓雯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路径信息时代

高晓雯

摘要: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给各行各业的生产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在职业教育领域也不乏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管理的有益尝试,从效果来看也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我国信息技术起步晚,中职学校管理层、教师队伍对新理念、新设备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转型。基于此,文章简要说明了信息时代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的必要性,同时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教育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最终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时代 教育教学管理 中职学校 改革路径

引言

教育部于2018年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职学校招生557万人,在校生为1555万人,与普通高中生源规模大体相当。但由于社会认可度低,中职学校的生源条件、师资力量较普通高中有明显的差距,这都令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屡屡受挫。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给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若能够依托信息技术的便利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提升中职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均有益处。

一、信息时代给中职教育教学管理造成的影响

(一)改变了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在教学方面,中职教师利用互联网搜罗名师大家分享的优质教学资源,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图文音画的形式多元呈现,给学生带来更生动有趣的课堂体验。在培养计划和教学制度方面,信息化的推进也令中职学校“学分制”得以落实。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基础水平来制定个性化的课表,给学生发展提供更加自由的空间。在校企融合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打通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双方的对接更加顺利。企业可以通过中职学校的官方网站、论坛发布招聘信息,而学校也能够及时了解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合理建设专业平台、实施教学计划。不难看出,信息时代下中职教学和管理工作机制已经悄然转变,积极寻求改革路径已经是大势所趋。

(二)改变了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传播具有即时性、范围广的特点,而中职适龄学生与互联网用户高度重合,他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这要求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开辟网络阵地,关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惑,并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同时在管理理念上与时俱进的革新。在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主要依赖于规章制度的硬性约束。而新时期主张“人本思想”,中职教师需要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积极沟通。此外,互联网不仅是中职学生娱乐消遣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他们学习的平台载体。因此,中职学校应当打造功能完善的学习、交流平台,并上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課程资源,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让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不断提升。

二、当前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力度小

国内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是不可否认的,不少学校积极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并且在实践中大展拳脚,但所取得的成效却有些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职学校普遍缺少创新意识,在改革中盲目模仿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学校生搬硬套成功案例,完全忽视了自身办学特色和教学环境,最后往往都适得其反。也有的学校虽然在技术、设备上焕然一新,但是在思想观念上仍然因循守旧,无非是将传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挪到线上开展,同样也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二)重硬件设施而轻软件功能

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离不开硬软件的支持,这都依赖于教育资金的投入。于中职学校而言,自2010年开始招生人数就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办学形势每况愈下,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部分中职学校出于控制运营成本的考虑,在信息化建设方法投入不足。于政府财政而言,在对学校的补贴上又呈现出严重的地域差异,民办私立中职学校和落后地区的中职学校很难获得相应扶持。这就导致现阶段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出现分配不均,大多数学校更注重购置硬件设施,而忽略了对信息化软件、数字教学资源和专业人才等软实力的提升,这种顾此失彼的做法也只能维持教学管理改革艰难前行。

(三)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水平低

从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至今也不过25个年头,在中职教育教学管理队伍中仍有一定比重的人员不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对于在岗的老年教师以及退休返聘的专家,由于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因此还不能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此外,中职学校兼课教师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他们的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并不合理。可以说,目前中职学校教学队伍、管理队伍的信息化素养参差不齐,给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形成了阻碍。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比较匮乏

实际上目前中职学校教学已经相当依赖信息技术,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挖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中职学校对教学资源没有实行统一的管理,因储存不规范、格式混乱学生和教师在检索调用时就非常耗费时间。其次,相似、重复的教学资源没有及时清理,严重影响了网络学习平台的运行效率。不少学生反馈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系统卡顿、界面更新缓慢的情况,破坏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最后,中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十分匮乏,不能适应提升教学质量的需求。

三、信息时代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路径

(一)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意识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既要发扬“拿来主义”,也必须鼓励积极创新,提出更适合学校发展的方案。中职学校要因地制宜的创新教学管理形式,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和生源条件来开展工作。比如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同时又缺乏自我控制约束的能力,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经历所导致,若通过学校官网、微信群等社交渠道培养学生自信心,则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学习积极性。此外,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还应着眼于改善教学质量。如定期参与一线教学工作,落实课程检查指导,帮助中职教师总结经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完善硬件设施软件功能

中职学校必须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功能,给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以往硬软件配备不均衡的问题,中职学校需要在软实力上进行提升。一方面,要购买功能更加完善的软件,使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水平得到改善。同时软件应体现简单、便捷的特点,能够使大多数教师迅速上手熟练。另一方面,为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筹措。比如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学校也可以申请专项资金来解燃眉之急。抑或是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企业提供专门的教育基金帮助学校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而学校则向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实现双赢。

(三)提升管理队伍信息素养

中职学校管理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执行者,他们的信息化素养直接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教职工队伍的信息素养。首先,中职学校应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帮助在岗教职工胜任信息时代下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如此一来,不仅使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进程更加顺利,而且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举两得。其次,中职学校可以面向社会招聘引进具有过硬信息素养的人才,并且在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中充当排头兵,同时给其它教职工形成模范榜样。最后,中职学校还可以组织管理层与改革卓有成效的学校交流,吸收他们的先进理念并巧妙地融入到本校工作中。

(四)挖掘整合优质教学资源

挖掘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也是中职学校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期给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便捷的平台。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选择名师大家的讲义,而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观看课程视频,教学质量自然得到明显的提高。中职学校需要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对各课程视频分门别类的管理,便于教师和学生查找。同时,还需要鼓励本校教师制作优质的课件,与通过内部评比、对外交流等形式挖掘出具有更高价值的教学资源,不断增强学校教研水平。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特色来开发校本教材。这一做法不仅关注了中职生具体学情,而且还有利于打造出受到社会、用人单位高度认可的品牌专业。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下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形式、内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与时俱进的推行改革是大势所趋。但由于中职院校缺乏创新意识、教职工队伍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学校信息化硬软件配备不完善和优质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给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笔者建议,中职学校应通过加强创新意识、完善信息化设施配备、提升教职工信息素养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等手段,逐步实现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转型。

参考文献:

[1]蓝雪芬.浅谈计算机技术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4):8.

[2]黎群.浅析中职教育管理在信息时代的改革策略[J].职业,2017(23):23.

[3]孙栋青. 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4.

[4]刘登云.信息时代中职教育管理改革策略[J].商业文化,2014(17):169.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路径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信息时代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和初中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
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之我见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改革路径探析
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