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实践探究

2019-10-21张海凤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行,诸多高效教法出现又消失。而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自存在以来就符合学生为学习本体特点的状况,很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通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创设学生可以接受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思考的问题情境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展开提供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实践探究

新课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学生作为学习本体,同时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学科素养发展等基本情况。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目的在于助力嘘声提升其学习效率,和数学学科素养水平。因此,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基本特征和认知特点,运用高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开展高效的教学。学生在符合其自身的学习特点以及认知特点的环境中,自然能对知识进行高效的理解,从而助力教师实现高质高效的教学。

一、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小学生喜欢游戏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必然喜欢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有趣的问题情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对学生的高效理解非常重要。但是因为不可能所有问题情境及内容都是真实的,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即使如此,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可编造事实。做到既能吸引学生,又能说服学生。

例如,教师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就利用了能够吸学生的“趣味性”的情境。教师在黑板上写下“100”和“60”问学生:“看到这两个数会联想到什么,更喜欢哪个数?”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更喜欢 100 分!”,因为学生联想到了考试成绩。但是教师对学生讲:“这两个数在自然数王国里的地位是平等,100 并不是处处比 60 受欢迎。”然后就是为了迎合学生的思考逻辑与认知特点,举例了钟表上没有“100”却有“60”,引入了“因数”概念,因此,学生对“因数”产生了兴趣,并对奇数、质数、偶数、合数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理解与记忆。在本课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趣味性”的话题的引入,既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了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又对本课知识产生了兴趣,助力教师实现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二、创设学生可以接受的问题情境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基本特征、已有的实际生活经历的经验,还要考虑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等。就目前来看,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忽视了其中的“可接受性”,创设的问题情境虽然有创意,但是没有起到助力学生深入理解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生活化”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

例如,教师在教学“比的认识”相关知识时,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但是教师并没有创设关于学生零花钱或者其他涉及到小学生个人能力的情境。教师通过班级中男女生人数进行了学生可以接受的“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问到:“谁能告诉老师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说到:“我国其他地方的男多女少现象也非常明显。”然后教师通过信息搜索,向学生展示了海南省新生儿男女比例、全国新生儿男女比例等数据。然后告诉学生刚才提的这些数据都是比,问学生关于比想不想知道些什么?由此比的定义。问题情境创设作为课程知识教学导入部分,既让学生接收了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又让学生对“比的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起到了重要的教学导入作用。

三、创设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思考的问题情境

创设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思考的问题情境,就是把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多个小问题进行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就是问题的引入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梯度式”的问题设置,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思维的运用。教师对于“梯度式”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高效理解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思维的运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简易方程”时,就以“梯度式”的问题情境创设与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接受了利用字母表示数字进行计算的方程的特点,同时学会了弄清题意,从问题中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如教师引导学生针对“用12元买3个笔记本,找回1.20元,每个笔记本多少元”问题的分析:“我们指导笔记本的价格吗?”“不知道”,学生答道。“那,我们先假装自己知道,是x元。然后看看能不能行,好不好?”“好。”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了方程的列式。具有“层次性”的“梯度式”问题情境,让学生方程有了基本的概念和最初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实现助力学生高效的重要目的,就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学生喜欢接收、可以接受,并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故事问题情境、生活化情境、“梯度式”的问题情境,实现学生的高效理解学习。

参考文献:

[1]刘静.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85.

[2]宋玲.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05.

作者简介:张海凤,1986年4月,女,山西省文水縣人;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下曲小学;单位: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