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学科面临的挑战

2019-10-21叶志超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挑战

叶志超

摘 要:重庆市针对2018年新入学的高中学生也就是2021届开始实施新高考政策,相对于传统高考而言,生物学科面临许多挑战。本文将从改革内容,选科问题,教学模式的改变,考试模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重庆市新高考;生物学科;挑战

1.改革内容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选择考”和“合格考”。

“选择考”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学科,由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題、阅卷。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在6门“选择考”学科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其中物理和历史为首选学科,考生只能选择其中1门参加考试;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学科为再选学科,考生只能从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

“合格考”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14门学科。

学生选择考的6门学科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如果没有通过合格考,则没有参加选择考的机会。如果这六科通过了合格,考而其他学科没有通过,则可以参加选择考,但是没有录取资格,需要等选择考结束以后,对没有通过的学科进行补考,通过以后才有录取资格。

2生物学科的选科问题

生物学科在重庆市是从初中开始开设课程的,近几年来,除了极个别区县要求生物学科参加中考以外,大部分地区生物学科是不参加中考的。所以学生在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程当中重视程度和认真程度比较低,学校也比较轻视,甚至很多学校表面上开设了生物课,但绝大多数时候是被其他主科“占课”,几乎是形同虚设。有些班级的学生一学期下来还不知道自己的生物老师是谁。所以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生物基础是极差的,甚至是零基础。在传统高考模式下,要选择理科必须学习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所以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是“不得不学”。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由于学生基础普遍很差,对生物学科的认同度不够。所以选择生物学科的学生人数不及以前选理综的人数。那么就会出现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些学校选择生物学科的学生人数太少,开设的班级不够,有些老师课时量达不到要求甚至“无课可上”,严重影响了绩效。而其他学科又会出现学科人数太多导致师资力量不够的局面。

施一公说过“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华人生物学家将在其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代的生物科学不仅在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许多成果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充分显示了生物科学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威力。生物技术的兴起,就是一个有力证明.生物技术是当前世界性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生物技术是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通过技术手段,利用生物物质或生物过程,生产有用物质的一门科学.生物技术既有先进的科学水平,又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这门技术已深入工业、农业、矿业、化工、医药、食品、能源和环境保护各个领域,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可以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原有的生物物种,创造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物种.先进的“生物计算机”也将会得到普遍应用.到那时,还将充分开发和利用生物能.到了生物学世纪,还将能够充分满足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对食品和营养的需求,大大减少疾病,征服遗传病和癌症等许多疑难病症,并将从根本上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21世纪,将是生物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如果高中学生选择学习生物的人太少了怎么能够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所以生物教师应该极力提升自身素质,顺应时代的潮流和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对生物学的热爱,丰富课堂,将课堂和社会联系在一起。例如生产生活,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国防科技等等。

3教学模式的改变

传统高考模式分为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重庆市大部分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分层教学,当然也有很多激励机制和滚动机制配合使用,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因材施教。在新高考背景下,这种模式在一些学校实施起来就比较难了。根据重庆市3+1+2的选科方式,一共有12种组合。有些组合的人数相对较多可以进行分层教学,那么势必就有一些组合的人数会非常少,特别是在部分学生总人数较少的学校,有些组合的人数只够开设一个班级,也就是说在一个班级中同时存在学习能力在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水平还有行为习惯等差异较大。这样就给教师的教学还有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还有一些选科组合还不够开设一个班级,那么选择该组合的学生就只能实行“走班制”,这也给教学管理增加不少难度。

生物学科可以出现在6种组合里面:理化生、理政生、理地生、历化生、历政生、历地生。传统理科只有理化生,从很多学校分班以后的一段时间来看,选择理化生组合的学生在生物的学习和考试中相对于其他5种组合占明显的优势。分析其中原因其实不难得到答案。理化生三个学科都属于自然学科,学科交叉部分比较多。例如细胞失水和吸水的知识点要用到物理中分子扩散的原理;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流的产生;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原理等等均要用到物理知识。生物与化学的交叉部分就更多了,《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四章第一节《基因的表达》等等内容基本上学的是生物化学。另外《必修三》和选修内容中也涉及大量的化学内容。所以选择理化生组合的学生在生物的学习上要比其他组合容易。例如历史、政治、生物这种组合中,生物学科与另外两科的交叉度几乎为零,学科之间的思维切换难度很大,存在很强的割裂感。没有物理和化学知识的支撑(特别是化学),学习生物的难度大大增加。对于这一类学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就要更加耐心和细心,经常鼓励,给他们增加信心。

4考试模式的转变

传统理综三科合卷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合堂合卷。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在考试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考虑时间分配问题,对把握试题的难易程度的能力要求更高,生物试题分为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6道,每题6分共36分,容错性较小。填空题5道共54分,涉及的知识板块比较固定,通常是以下5个:细胞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遗传、选修。而新高考是分堂分卷,考试时间90分钟,每科100分。生物、化学、政治、地理四科采用等比例赋分制。从题型来看,生物的选择题数量肯定会大大增加,25道题左右,题量增加了,每道题的分值也降低,容错性增大。填空题的数量会与以前持平,涉及的知识板块基本不变。

面对考试模式的改变,学生和老师应对起来应该不难。传统高考模式下,重庆市高一和高二的考试也是综合科目分堂分卷考试,时间90分钟。很多学校到了高三才采用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合堂合卷。所以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不用考虑综合科目的时间分配问题,从高一到高三都是一种模式,学生会很快适应。

结语:

作为生物教师,不管在哪种高考模式下都应该快速适应,响应政策,接受挑战,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围绕教材,抓住考纲,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面临的挑战与策略[J].张霞霞.课程教育研究.2018(27)

[2]浙江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面临的挑战与策略[J].张霞霞.课程教育研究.2018(27)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挑战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极限挑战
眼力大挑战
浅谈电子白板与生物学科整合的实践
试论如何培养中专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