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19-10-21詹莹莹
詹莹莹
摘 要:心理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新兴的领域,而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心理学被人们认可后,即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而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当中,心理学也逐步受到关注。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水平,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利用心理学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改革。文章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对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意在利用心理学知识完成教育教学的改革,调动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逐步改善教学效果与教学水平。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改革;《计算机网络》课程
各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不仅在于打响知名度,也在于提高自身的就业率和招生率。教学改革的同时,教学质量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各大高校不断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进行教育教学事业的改革,希望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水平。在教学改革中,心理学知识可更好地完成复杂的教学问题的研究,这也是其受到各大高校及教师青睐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心理学与教育教学工作之间的联系十分深远,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已经有教育学家针对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对于教师而言,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为学生创造更加理想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启发与教育。
1 基于内部动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人内在的需要引发的动机。外部动机是通过外界的刺激或诱导而引发的动机[1]。无论是在教学改革当中,还是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是影响教学活动的直接因素。对于学生而言,其兴趣、爱好、信念等都属于内部动机,而外部动机则是来自于教师考勤、学生排名或者奖学金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刺激。可利用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结合的方式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改革。以内部动机为主进行的教学改革,需要在课程开始前让学生以自由分组的方式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享和交流。这种较为自由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以外部動机进行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告知学生,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或者教学内容的学习后可获得一定的奖励。经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成果远不如以内部动机为核心进行的教学改革,虽然说外部动机可有效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是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效果,无法长期使用。只有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也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才能使学生坚持长久的学习与探究。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更加注意内部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 基于记忆理论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人的记忆都是遵循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分别是选择、加工、储存还有提取。从某种角度而言,人的记忆系统与计算机信息加工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早就有心理学家指出,人在学习有意义的材料时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使用最佳策略学习新东西,愿意花时间自主联系阅读的材料与以往的内容。教学改革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以往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再次巩固、加深并记忆,形成知识架构。
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奇偶校验码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扑克牌,利用扑克牌的正反面来表示计算机网络对数据的传输。此时学生可更好地理解二进制数据,轻易猜出被翻动的扑克牌。这种简易的扑克牌魔术可将枯燥的二进制数据以更加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还使学生产生对二进制的探究欲望,并在学习二进制的同时联系以往所学内容。由此可见,在教学改革当中,心理学理论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3 基于学生气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当中的气质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气质不同,心理学当中的气质是指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上,具备稳定、灵活、速度的特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经历和性格,均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将自身处于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加深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感知学生的脾性和气质,从而基于学生的气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2]。面对较为外向、行动敏捷的学生时,教师可采用提问或者分享的方式开展创新性的教学,这类学生具备较强的互动性,可与教师一起提高课堂的趣味性。面对情绪兴奋度较低,不善言谈的学生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协助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种基于心理学理论开展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有利于教师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的特征和成长规律,在教师和学生当中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脾性气质和特点后,教师才可确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也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组合小组,促使学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例如,可将制作PPT或搜集资料等细节性的任务,交给不善言谈的学生,而沟通和交流的任务则需要交给开朗外向的学生,在所有学生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共同完成《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3]。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于教学改革而言,还是对教育教学工作而言,心理学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教师应积极的学习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基于心理学论点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素质与水平。实践证明,心理学理论与教学改革的结合,不仅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还在教学中改善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长此以往,教学效果及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跨越式的提升,学生也会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因此,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对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的探究,具备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可以说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臧凯,王钰淇,李英.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自学考试教学质量的建议——以《行为改变技术》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181-182.
[2] 罗苗.积极心理学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实践应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5(1):137-140.
[3] 曾祥志,李湘祁.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反思——以《心理学》课程教学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