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研究
2019-10-21张艳丽
张艳丽
摘 要: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概念,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处于初步形成阶段,求知欲十分旺盛,这就为学习如何解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情感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采用灵活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深入思考问题,最终合理解决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研究
1 引言
在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教学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目的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可行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正确处理信息,积极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反思等学习品质的养成,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较好地达到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目的。
2 小学高年级数学读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培养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包括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而在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共同的努力,才能够获得质的进步。其次,这是培养数学思维的要求。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四年的学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进入高年级之后,应该逐渐通过提高读题、审题和解题的能力来培养其自身的数学思维。再次,这是向升入初中阶段学习的要求。小学高年级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衔接阶段,进入初中之后,数学学习的难度广度都有很大增加,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加强各方面学习能力的提升,最基本的就是读题和解题的能力。
3 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解题思路教学现状
现阶段,大部分高年级数学的教师对于解题的讲解方法都是见到一道题就讲一道题,不讲究丝毫的方式、方法,教师这样的讲课方式,就相当于是同一种类型的题教师要讲很多遍,不仅仅是浪费时间,学生也无法真正的掌握这种题的解题方法。因此,现在看来,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讲解题的时候,使用的方式、方法不正确,没有给学生灌输正确的解决解题的方法。
4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研究
4.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解题能力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非常之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读题解题能力,教师需要重视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例如,在学生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应该用温柔的话语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更加努力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应该多鼓励学生,尤其是在学生解题正确的时候,应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表扬,使学生受到鼓励,这样一来,才更加有信心进行数学解题,提高学生的读题解题能力。可见,教师为学生营造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解题水平。教师需要利用自身的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增强解题的信心,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掌握勇往直前,勇于克服困难,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4.2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审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大脑需要不断的思考,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讲应用题的过程中就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动脑思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到更多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讲应用题之前让学生自己审一遍题,对这道题有一个大致的理解。还有比较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思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讲题的时候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勇敢的提出自己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讲在讲长方体的面积这个课时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讲课前先提出:“同学们还能想起来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吗?有人知道长方体有几个面吗?”教师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让学生们对新的知识产生了好奇心,让学生有想去思考的欲望。对于教师提问的问题,教师要注重提问问题的质量,要时刻奔着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的理念。接着,教师可以问: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还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答,做到有问题随时解决,不拖拉,这样也讓其它同学多了一次听讲的机会。这样主动的去问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增加了课堂上师生的活互动,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
4.3 要教会学生规范解题过程
数学是一门严密的学科,解题的规范性至关重要。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审题的结果和解题思路的选择无论多么准确完善,最终都需要通过规范的解题过程来落实。我们常说有些学生解题过程不够规范,是因为粗心马虎,其实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学生本身思维还不够清晰,或者是心中知道解题思路,但数学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运用上出现混乱。因此,教师要重点强调解题规范,对步骤、格式都要做出明确要求。这不仅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也是培养他们认真和耐心态度的需要。
4.4 抓住信息告知——捕捉“突破点”
学生明白了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以后,就要返回题目中去获取解决数学问题所需的基础性要素,捕捉“突破点”,运用数学“关联式”解决问题。如学生明白了求“他用了多少彩纸?”实质上是要解决圆柱体的表面积后,教师就要让学生紧扣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再读题目,找到“底面直径为20厘米,高30厘米”和“上下底面的中间分别留出了78.5平方厘米的口”这些重要信息,这时学生就会明白这道题要解决的圆柱体的表面积不是完整的,而是上下底面中间有口,要扣除两个78.5平方厘米。这一难点突破后学生就很容易根据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问题。
5 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需要常抓不懈,通过不断的训练、实践、反思、积累,真正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最终达到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廖红燕.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123-124.
[2] 宋强.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
[3] 唐志强.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指导与对策[J].读写算,2018(0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