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科学施训组训 促进学员形成科学训练意识

2019-10-21张登辉

速读·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员培养

张登辉

摘 要:本文主要应用科学训练学和运动训练的相关知识,结合学员常见的运动损伤,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个别访谈法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发现学员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根源在于学员科学训练意识的缺乏。因此,本研究认为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该提高学员的科学训练意识,从学员自身和学校两方面出发,提出其实可行的措施,以使学员在科学训练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学员;科学训练;保健意识;培养

1学员运动训练现状不容乐观

部队院校越来越重视学员的身体素质状况,举办了大量的训练科目、竞赛类活动。参与锻炼的学员相互带动、相互影响,共同参与活动,以此体验乐趣,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学员在参加训练或比赛的过程中,运动损伤也随之而来。锻炼过程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例如:锻炼时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况欠佳、过度锻炼、缺乏运动安全意识、盲目的进行锻炼,常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运动损伤。因此,培养学员终身科学训练意识对于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2培养终身科学训练防护意识的措施

2.1学员方面

2.1.1树立科学健身观,培养科学训练防护意识

学员树立科学的运动观,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是科学训练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学员要了解良好的训练效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身体适应具有阶段性、周期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要掌握循序渐进、适度适量、持之以恒的原则,切忌有急功近利、一劳永逸等思想。还要有主动学习科学训练知识的意识,了解常见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其危害,为自己的体育健身保驾护航。

2.1.2加强训练防护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医务监督能力

在进行学校体育活动时,学员不仅要对某动作要领充分了解,学习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原理,更应该主动对此方面相应的理论知识加以学习,从而提高锻炼的科学性。除了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外,锻炼时要对自身身体状况实时监控,准确全面地了解自身机能状况,加强自我医务监督能力。在运动过程中可根据自我感觉对身体健康状况做出判断,如运动后出现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头晕、大量出汗等情况,应考虑是否锻炼时运动强度过大,导致过度疲劳的出现;也可根据晨脉和晨血压进行监控,若晨脉突然比平时加快10次/分或以上,且这种情况持续3天以上未恢复,则可能是机体反应不良,常提示有过度疲劳;若晨血压比平时升高20%左右且持续两天以上未恢复,往往是机能下降或疲劳的表现[4]。这种情况下,要适度降低运动强度,调整运动量,避免因运动疲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因此,实时监控自身状况,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前提。

2.1.3掌握预防和处理急性运动损伤的基本技能

锻炼时要把握运动的量和运动强度,选择适宜的距离,适度的强度,切勿急躁突然增加运动量,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的原则[5]。进行力量练习时,要全面多方位锻炼,切勿过度锻炼某关节,导致该部位疲劳受损。在运动过程中意外损伤不可避免,因此,学习基本的处理运动损伤的措施,对降低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进行篮球活动时,考虑到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在相互传球时,掌握适当的力度是非常重要的。但传球手指挫伤也时有发生,症状一般为红、肿、胀、疼,此时对损伤的处理,先停止运动进行冷敷处理,促使血管收缩,消肿止痛;再如进行激烈短跑比赛时,当准备活动不充分或动作幅度过大,超出自身承受范围,则容易出现肌肉拉伤,症状为疼痛及活动受限,处理时先进行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若严重情况待12小时后拆除包扎外敷新伤药,内服止疼药。掌握最基本的预防和处理的方法,可降低运动损伤率或防止运动损伤进一步危害身体。

2.2学校方面

2.2.1开设科学训练教育,宣传科学训练常识

学校要使用各种措施提高学员对科学训练知识的重视度,提供相关的环境和条件,如利用宣传栏或校园媒体等宣传科学训练知识,也可采用開展讲座和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现场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校也要开设科学训练课程,必要时采用学分制度,将该课程纲入全校必修课程体系当中,并制定完善的科学训练课程理论、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系统提高学员的科学训练意识。此外,学校也应增强科学训练学科的师资力量,引进专业的教师,提高科学训练教师的专业水平。

2.2.2加强校内运动器材预想预防

运动器材状况良好对于预防运动损伤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定期对运动器材进行维护,淘汰生锈、破损、废旧的器材,及时配置新器材。运动器材的维护也应该有严格的制度,应明确维护的时间、标准,记录器材的使用情况等。同时,学校要及时添置运动保护器材,例如:篮球架上应该有相应的防护罩、游泳池边应配置救生衣等;学员在运动中也要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运动保护器材。例如:踝部保护支具、健身手套、护肘、护肩、护腰等。

3结论

学员科学训练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学校的课程管理和学员自身的认识度两个方面。因此,学员终身科学训练意识的培养,要从学员和学校两方面进行应对。学员自身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科学的锻炼知识,提高锻炼的科学性;锻炼时根据自身状况量力而行,掌握适度原则切勿过度训练;加强医务监督,锻炼前先进行体格检查,检查有无心脏病史或潜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准确全面的了解自身机能状况;预防运动损伤以及掌握损伤后简单的处理办法;学校方面要加强保健意识的培养,可以开展班会、主题讲座或开设保健课程,让学员从根本上提高科学训练意识;要加强体育设施的安全保障,提高安全防护措施,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制定合理的运动强度。

参考文献

[1]吴海峰.普通学校学员运动损伤特征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科技信息,2009(10):223-224.

[2]张媛.学员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J].运动,2015(17):56-57.

[3]夏海群,曹琪.安全意识教育在学校体育运动中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1):61-63.

猜你喜欢

学员培养
篮球运动对军校学员战斗作风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武警部队院校学员的法律意识
浅谈设问教学的作用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辩论式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