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探讨

2019-10-21锁慧萍张倩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出血性血小板血栓

锁慧萍 张倩

【摘  要】目的:观察在出血性疾病和血栓中常规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指标检测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患者,对其进行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检测,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检测各项参数测定值都符合非正太分布,检验结果呈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R值和Fg、APTT、PT有关(r=-0.271, 0.521, 0.485,P=0.036, 0.000, 0.000),和Plt无关(r=-0.225,P=0.081),其中相关性最明显的就是APTT;K值和Plt、Fg有关(r=-0.521, -0.608,P= 0.000,0.000),和APTT、PT无关(r=0.134, 0.152,P=0.241, 0.307,),其中相关性最明显的是Plt;Angla角和Fg、APTT、PT、Plt等都有关(r=0.725, -0.392, -0.375, 0.763,P=0.000,0.003,0.004,0.000),其中相关性最明显的是Plt;MA值和APTT、Plt、Fg有关(r=-0.275, 0.828, 0.762,P=0.032,0.000,0.000,),和PT无关(r=-0.175,P=0.176),其中相关性最明显也是Plt。结论: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栓弹力图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可针对凝血功能异常的反应重点不尽相同,不能互相代替,需要和临床需求有机联合,优化两者组合,为临床诊断相关疾病和用药检测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血液凝固;血栓弹力描记术;实验室技术和方法;血小板计数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98-01

目前,血液学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式就是出血性疾病和血栓,其和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紧密性的联系,比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等[1]。现阶段,临床对其主要采取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主要含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比比值、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等[2]。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种新型的血液凝固动态变化指标涌现出来,称之为血栓弹力图(TEG),且在临床各种类型的凝血功能障碍病症中运用,其可将凝血开始到血凝块形成为纤维蛋白的整个过程清晰的监测出来[3-4]。本文就对出血性疾病和血栓中常规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指标检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现将详细探究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的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是20岁和82岁,年龄均值为(58.12±4.32)岁。

1.2方法

1.2.1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 全部患者均需检测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主要包括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Fg)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

1.2.2TEG检测方法 通过美国 Haemoscope 公司提供的Model 5000血栓弹力图仪检测(TEG)患者凝血功能,主要参数包含凝块形成速率(Angle 角)、凝血反应时间(R 值)、血栓最大振幅( MA 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等。选取所有患者静脉血1—3ml,在37℃条件下,往测量杯中加入温度试剂A360μL,再往其中加入试剂B20μL,进行均匀的搅拌,然后再往试剂杯中加入全血340μL,接着上机检测,通过电脑采集、分析、处理,扫描出血栓弹力图像和参考数据。

1.3观察指标 Angla角、MA值、K值和R值参考数据正常范围:Angla介于55—78deg、MA介于51—69mm、K值介于1—3min、R值介于2—8min。

1.4统计学分析 本课题研究数据应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常规凝血宫娘娘指标和血栓弹力图的各项检测数值是否一正态分布呈现,采用单样本K-S检验。正太分布中记录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用Pearson分析相關性;非正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书数进行表示,并用Spearman分析相关性。检验呈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

2 结果

2.1分析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检测各项参数测定值K-S  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检测各项参数测定值都符合非正太分布,检验结果呈显著性差异(P<0.05)。详情见表1。

2.2分析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的相关性 R值和Fg、APTT、PT有关,和Plt无关,其中相关性最明显的就是APTT;K值和Plt、Fg有关,和APTT、PT无关,其中相关性最明显的是Plt;Angla角和Fg、APTT、PT、Plt等都有关,其中相关性最明显的是Plt;MA值和APTT、Plt、Fg有关,和PT无关,其中相关性最明显也是Plt。详情如表2所示。

3 讨论

就目前而言,出血性和血栓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关实验室检测已经出现的许多全新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焦点[5]。目前,我国的一部分三甲医院,在2000年已经在重症监护病房、麻醉科以及器官移植等重症科室率先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方式中凝血有关药物和成分输血[6]。近几年来,医院检验科已经不断使用血栓弹力图作为凝血功能检测的补充和筛选。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只能够对离体中纤维蛋白溶解部分的情况或血浆凝血级联反应中的一部分进行检查,描记了凝血过程的片段。而血栓弹力图可将凝血开始到血凝块形成为纤维蛋白的整个过程清晰的监测出来,可谓是实验室检测整体评价的一项十分敏感的凝血功能指标[7]。评估并检测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聚集功能、凝血因子、Fg、等方面的凝血全貌,主要参数指标包含Angla角、MA值、K值和R值等[8]。本次研究经过对其后回顾性分析、整理出血性和血栓疾病患者的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的特点和相关性,对其临床价值意义进行分析和探究。

经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检测各项参数测定值都符合非正太分布,检验结果呈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R值主要是指自血液标本放入的起初时间直至第一个纤维蛋白形成应用的时间,主要将凝血因子的量和质反应出料。本课题研究结果发现,R值和Fg、APTT、PT有关(r=-0.271, 0.521, 0.485,P=0.036, 0.000, 0.000),和Plt无关(r=-0.225,P=0.081),其中相关性最明显的就是APTT;其可能因为血栓弹力图检测过程中凝血被高岭 土激活,和APTT的检测结果十分相似,为此,R值在反应内源性凝血因子时,明显比外源途径要高。R值减少表明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此时血液以高凝状态呈现,反言之,表明凝血因子使用率抗凝剂或比较缺乏。K值主要是指血液样本自R值重点到血凝块达到一定坚硬、稳固程度所应用的市场,将有关交联和人纤维蛋白形成导致血凝块处于一定强度的速度反应出来,和外源凝血、内源凝血的共同途径有着一定联系[9]。本次研究结果发现, K值和Plt、Fg有关(r=-0.521, -0.608,P= 0.000,0.000),和APTT、PT无关(r=0.134, 0.152,P=0.241, 0.307,),其中相关性最明显的是Plt;这就说明K值越小,则Fg的功能抗进性能越强,血液以高凝状态呈现,反言之,表明凝血酶不充足或Fg的功能降低,血液以低凝状态呈现。Angla角主要是指纤维蛋白凝块加固和形成的速度,Angla角越大,则表示血块的形成速度越快。经本课题研究表示,Angla角和Fg、APTT、PT、Plt等都有关(r=0.725, -0.392, -0.375, 0.763,P=0.000,0.003,0.004,0.000),其中相关性最明显的是Plt;由此表明,Angla角和常规凝血功能的各项檢测指标都有着一定相关性。而MA值主要是将血凝块的稳定性和坚硬度反映出来,同时将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反应出来。由上表2可明显发现,MA值在血栓弹性图的各项参数中均和Plt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作为血栓弹力图中将血小板功能反映出来的重要指标参数,可是因为血小板功能对纤维蛋白和凝血酶的形成有着显著影响,为此血小板的量和质发生异常也能致使Angla角和K值异常。本次研究结果表示,MA值和APTT、Plt、Fg有关(r=-0.275, 0.828, 0.762,P=0.032,0.000,0.000,),和PT无关(r=-0.175,P=0.176),其中相关性最明显也是Plt,由此说明MA值不单单受到血小板量和质的影响,也会受到凝血因子的影响,主要原因就是凝血酶是血小板的关键性激活剂,为此,依照MA值对凝血功能进行判定,需要与各凝血因子相结合进行全面、综合判定。从上表2中明显发现,和Plt关联性最明显的就是MA值、ngla角和K值,可说明血栓弹力图在预测抗血小板药物和反应血小板功能抑制状况治疗缺血时间的能力不次于比浊法。甚至可以说比比浊法更佳[10]。

综上而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栓弹力图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可针对凝血功能异常的反应重点不尽相同,不能互相代替,需要和临床需求有机联合,优化两者组合,为临床诊断相关疾病和用药检测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此外,本次研究在样本数量、病理选择上具有一定局限性,研究结果和有关研究结果既有相同地方,也有不同地方;血栓弹性图的其余参数,比如LY30、CI等和纤溶有关的指标并未涉及到,为此,还需要深层系的研究和探讨,将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结论获得。

参考文献:

[1] 高飞, 严洁. 血栓弹力图监测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 2016, 36(11):1019-1022.

[2] 崔学晴, 张建新, 张林忠,等. 血栓弹力图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7(10):941-943.

[3] 高永河. 血栓弹力图在深静脉血栓评分中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 中外医疗, 2016, 35(34):11-12.

[4] 王莹, 谢一唯, 陈秉宇. 血栓弹力图在评价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功能中的作用[J]. 浙江实用医学, 2016, 21(4):257-259.

[5] 陈力, 吴秋芳, 林英,等. 围术期肝癌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实验检测相关性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38(12):1708-1709.

[6] 邵树军, 王斯雅, 尤宇,等. 血栓弹力图在脑部肿瘤术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 中国输血杂志, 2015, 28(10):1252-1254.

[7] 李晨, 段军, 张祎,等. 血栓弹力图在快速检测ICU术后患者凝血功能中的应用[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 29(3):161-163.

[8] 王茜, 宋毓青, 董茜,等. 中国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与血小板计数和常规凝血检测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 8(11):41-44.

[9] 李明辉, 时露. 血栓和出血性疾病中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6, 32(17):2703-2704.

[10] 刘帅, 张婧婧, 彭小婉,等.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测指导临床输血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11):37-40.

作者简介:

锁慧萍,1979年,女,民族:回,籍贯:宁夏,职称:中级,学位: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从事临床输血工

猜你喜欢

出血性血小板血栓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出血性痔疮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
探讨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