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

2019-10-21马留柱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胫骨经皮钢板

马留柱

【摘  要】目的:分析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40例,将其根据手术顺序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愈合时间均较少,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较高,且术后疼痛较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两组之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胫骨干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76-01

胫骨干骨折是一种高发的骨科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或滑倒等意外伤害导致的骨折,手术是临床针对该病常采取的治疗方法,而针对不同的手术方式且临床早期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1]。所以,应加强对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研究,为患者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对确保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尤为重要[2]。为此,本文中详细分析了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详情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40例,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20例患者,观察组男女患者12例、8例,患者年龄最大为65岁,年龄最小为25岁,中位年龄(45.0±3.1)岁;对照组男女患者各为11例和9例,患者年龄最大为65岁,年龄最小为26岁,中位年龄(45.5±3.2)岁。组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納入标准:本篇文章中所有患者均通过检查核实符合确诊为胫骨干骨折,患者及家属均详细了解本次护理研究内容;患者的智力和语言功能均为正常,并且能够积极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智力及语言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脏肾脏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手术采取仰卧位,麻醉方式采取硬膜外或全麻处理,常规消毒铺巾后,在C型臂机透视下根据患者骨折部位行手术切口,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后,在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处理,复位成功后用克氏钉进行临时固定,若患者需要植骨则采用钢板和自体髂骨进行内固定处理,若一期缝合困难则减少缝合针数,待伤口完全消肿后进行植皮创面封闭处理治疗,最后采用X 线确认复位良好后进行逐层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患者骨折部位消肿后采取手术治疗,手术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使用止血带,在胫骨结节下和内踝上方取手术切口,逐层分离后,沿胫骨内侧骨膜及筋膜建立皮下隧道,随后将加压钢板经隧道置入骨膜表面,用螺钉固定后进行皮肤缝合处理,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将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的(手术、术后住院、骨折愈合)等时间、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应用VAS疼痛评分标准,满分为10分,最终分数越低则表示疼痛越轻。

1.4治疗效果判定 显效=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较轻,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一年骨折基本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不影响正常生活;有效=术后患者出现轻微疼痛及并发症,骨折愈合速度较快,肢体功能改善显著;无效=术后患者出现严重疼痛及并发症,骨折愈合效果较差,肢体功能未得到良好恢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例数。

1.5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的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之间的所有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描述=(±s)、t检验,计数资料描述=n(%)、x?检验,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时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情况 两组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下床、住院)所用时间均较短,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也较轻,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组间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0%,而对照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达到了30.0%,组间的数据已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组间患者最终治疗效果对比 最终判定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较高,结果达到了95.0%,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胫骨干骨折在临床上的发生率较高,近年随着我国交通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导致意外伤害所造成的胫骨干骨折人数明显呈上升趋势。而骨折后所造成的严重疼痛、肿胀以及关节畸形等,会导致患者小腿承重功能降低,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3]。若手术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局部和全身并发症,所产生的后果比骨折本身所造成的危害更大。所以当发生胫骨干骨折时,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尽早将骨折的部位复位,以便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4]。以往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方式,但由于传统手术创伤性较大,手术过程中通常会将骨膜组织大范围地剥离,而且还易损伤附近血管,因此不利于术后患者骨折愈合;同时采用的髓内钉钻孔,还会增加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从而导致患者术后易出现炎症反应,不仅增加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还会延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5]。近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针对胫骨干骨折患者采取了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该手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技术,其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适应症广及视野清晰等优点,而且由于手术切口较小,可有效维持软骨组织的完整性,减轻骨膜压迫感,因此提高了术后骨折愈合速度[6]。同时手术采取的锁定钢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手术易发生的内固定松动情况。而且由于手术创伤性较小,因此可有效间降低患者术后创伤性关节炎、骨不连以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及效果[7]。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也比较符合,与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发现,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患者(手术、术后骨折愈合、住院)所用时间均较短,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也较轻,且发生的并发症较少。

综上所述,胫骨干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近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但本文研究数据依然有限,还希望临床相关学者能够再对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军.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9,17(01):136-137.

[2]苟波,张金康,谢晓敏,等.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4):92-95.

[3]刘飒.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胫腓骨骨干多段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3):93-94.

[4]赵勉,罗磊,李扬,等.3种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2):178-180.

[5]严斌,叶小林,李庆标.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2017,28(22):3654-3656.

[6]戴坤.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9):95+97.

[7]左建华.不同内固定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应用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v.24(04):127-128.

猜你喜欢

胫骨经皮钢板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观山海
SA—387Gr11C12钢板(6=88mm)厚压裂原因分析
骨折手术的钢板 可以不拆吗
基层医院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