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0-21吾米提江·玉努斯江伊力夏提·热夏提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出血点肛肠调查组

吾米提江·玉努斯江 伊力夏提·热夏提

【摘  要】目的:探究對行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行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10例,以及采用针对性治疗的调查组1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采用针对性治疗的调查组在术后出血率方面相比于对照组更低,对比结果说明具有临床对比意义(P<0.05);同时调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较大,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对调查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具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对行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同时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肛肠手术;直肠出血;临床疗效;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56-02

目前在外科手术中,肛肠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但是肛肠手术后患者很容易出现并发症,这与肛肠手术的方式,以及患者自身的病变类型有着一定的关系。在肛肠手术并发症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直肠出血,直肠出血可以发生在手术后到手术切口愈合的这一时间段。齿线下是比较容易发生直肠出血的部位。直肠出血的临床表现,症状主要包括肛门处有肿胀感、小腹部疼痛、心慌、晕厥、便血等等[1-2]。相关文献记载,对患者直肠出血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鉴于此,本次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对比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行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患者20例进行调查研究,患者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3例,文化程度方面:大学及以上学历患者3例,高中学历5例,初中学历患者8例,小学及以下学历患者4例,年龄方面:年龄最小者26岁,年龄最大者82岁,平均年龄(54.7±3.1)岁,其中行直肠脓肿切开引流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6例,行肛瘘切开术的患者5例,行肛门前括约肌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4例,行直肠发射切口瘢痕松懈手术的患者5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10例,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经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对比价值(P>0.05)。以上所有患者均排除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精神类疾病、病历不完整患者,且所有患者均以知晓本次调查且签署知情通知书。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以此确定患者的直肠出血的原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调查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针对性治疗,首先确定患者的出血点,清理消毒,对于一直渗血的出血点应给予加压止血,或给予云南白药粉末将出血点覆盖进行止血,告知患者需卧床休息、按时用药,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氨甲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及适量抗菌药物,以此达到预防切口感染的目的[3]。对于一些出血量大且出血点不明确的患者可通过出血升压找到出血点,在确定出血点后进行并缝合,预防在压力下降至正常水平后小血管漏血。对于出血过多造成休克的患者,应先控制出血点,在对其进行休克纠正、输血等治疗,当上述办法达不到治疗目的后,可采取骶管麻醉,以此暴露出血点,再进行缝合处理。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对所有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观察,术中出血量越少越好,住院时间越短越好。

1.3.2对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包括:出血过多、休克、死亡,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3.3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生活质量评分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包括:躯体健康、精神状态、社会功能,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20例患者的统计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现和验证方式分别为均数±标准差和t 值,而计数资料的表现和验证方式分别为%和卡方值,判定形成统计学意义用P<0.05作为标准。

2结果

2.1临床指标对比

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调查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44.57±6.14ml,对照组患者的平中术中出血量为184.53±4.12ml;同时调查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20.35±1.25d和25.58±4.39d,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并发症情况对比

调查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和40.0%,差异明显,具有临床对比意义(P<0.05),见表2。

2.3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调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说明数据间具有临床对比价值(P<0.05),见表3。

3讨论

直肠出血是肛肠手术中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并发症。造成直肠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例如:1.手术时,手术切口位于血管比较密集的部位;2.手术当日患者活动量比较大,或者是排便时比较用力;3.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治疗的时间比较长,或者是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4.在患者进行内痔结扎术时[4],医生没有对结扎处进行缝扎,最后导致结扎线脱落,这样很容易引发直肠出血;5.手术时患者的手术切口比较大,医生没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住出血点;6.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对切口处包扎时力度较小,因此出现创面出血;7.对于一些进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1周内置核发生坏死和脱落;8.患者手术后有大便干燥等情况[5-6]。  据临床研究显示,在进行肛肠手术之后,如果患者的肛门处有坠胀感,并且在大便时有血液,这就能够证明有直肠出血现象。对于这样的患者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并发症引发其他疾病。因此在手术开始前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术开始前,医生对患者要进行全面的检查,详细掌握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在进行手术时,医生一定要控制手术的切口,并且对切口点进行电凝止血和结扎止血。在手术后一周内,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对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为了验证治疗效果,本次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行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患者共20例作调查研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来判断治疗效果,调查组优于对照组,再一次论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针对性治疗对行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患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宏勤.对行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8):123-124.

[2]任祥顺.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临床治疗探讨[J].医药前沿,2017,7(7):224-225.

[3]亢春.关于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7):143-144.

[4]李燕莉.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7):25-25.

[5]张杰.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92-93.

[6]Yang Wujie. Clinical effect of rectal bleeding after anorectal surgery [J]. The Road to Health, 2018 (6): 79 / 79.

[7]Zhang Jinyuan, Zhang Chengyue, Liu Yuancheng. Clinical study of rectal bleeding after anorectal surgery [J]. Road to Health, 2018 (2): 56.

猜你喜欢

出血点肛肠调查组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不要忽视自己的肛肠健康
注意!蹲厕所别超过三分钟
最高检先于调查组入津,查什么?
真的记住了
憨厚的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