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方法

2019-10-21陈淼凤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探索

陈淼凤

摘 要: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具体工作中不断研究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模式。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与时代发展协调一致。

关键词:探索 农村小学 德育工作 方法

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变得越来越多,农村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加之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引导较少,因此,学校更应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强化每一位教师的德育观念,努力提高教师德育工作的素养和能力。

一、当今农村小学生的不良思想和性格表现

农村孩子眼下的生活状况是:信息比较闭塞,居住较分散,孩子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较少,很多年轻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由老人代为看管,祖辈一般是很溺爱孩子的,在教育方面难免有缺失。这些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及家庭教育的缺位,容易导致孩子们的心理自闭,表现出一些不良的思想和性格: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学习上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能主动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不愿做课外练习;缺乏自信,自卑意识较重,不愿主动承担任务;好逸恶劳,喜欢打扮,爱吃零食,不爱劳动;争强好胜,爱说谎话,好打架斗殴……

二、探索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方法

针对农村孩子存在的以上思想和性格表现,追根求源,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出路,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模式,使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取得实效。因此,我认为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以往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往往过多地依赖于说教,教师常常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种说教由于使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导致收效甚微。因此,我们要以创新精神来对待今天的德育工作,不断地探索创新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形式。为了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围绕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学生懂得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组织以“爱家乡、爱祖国”为题的写作。每星期一,全校师生举行庄重的升旗仪式,学习必要的礼仪,增强爱国感情。还可以发挥少先队组织的自我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刻苦锻炼的精神。

(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学校要对学生加强以“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爱师长、爱祖国”为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学校要创造宽松的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引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处事能力,让学生分清是非好坏。“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教师应多采用正面教材,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表扬和赞同,让他们从内心产生自豪感,进而成为众多學生效仿的对象。在进行榜样教育时,所确立或选取的典型应真实可信,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激励和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进行理想教育时,应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并自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班主任是德育的中心,也是德育的重心。教师要从安全、卫生、学习、生活多个方面入手,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如:“文明用语在身边”、“礼貌待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安全牢记心头”、“展现自我”、“我们是朋友”等班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以锻炼,情感得以升华,更使道德品质得以突显。通过这几种形式,班级凝聚力得到增强,集体主义感得到显著提高。

(三)学校德育工作应与时代发展相协调一致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我们应该在继承那些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的同时借鉴先进理念,为德育补充新的营养。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利用升国旗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冬季运动会,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文艺演出、征文、演讲比赛。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让学生在自己的社团组织中培养能力,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积极鼓励学生自行组织和举办各种有益的校级课外活动小组和班级活动小组,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四)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模式

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式,创新农村德育教学的教学方式,使之寓教于乐,更多地与学生互动共进,把德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抓典型,树榜样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多采用正面教材,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表扬和赞同,让他们从内心产生自豪感,也成为众多学生效仿的对象。作为大队辅导员在过去的德育工作中,我采取了每月评选德育标兵、每期评选德育先进班级等形式,对此产生了较好的影响效果。

2.改革德育教学形式

改变过去“单向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更多地与学生互动共进,寓教于乐。要变课堂教育为主为课堂内外结合教育,把德育教学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领域,产生一个长期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多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声图并茂,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学校集体文化活动

现在很多学生,既是独生子女,又是留守儿童,缺少与同龄人的交流。在学校要加强班集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家集体意识与归属感,比如进行一些活动、比赛使学生能够主动去结交朋友,主动与他人交流。在一定条件下开展一些文艺活动等,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般的温暖与关爱。

4.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学校应定期召开家长会议,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子女在校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对出现德育问题的学生应该采取家校共同教育的方式,对其耐心引导;教师也可利用校讯通平台更多地与家长沟通,反映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思想品德等情况,及时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总之,几分耕耘、几分收获,通过广大农村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在工作中,我们要一心一意,不断探索创新,使我们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继英,陈守利.浅谈创新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4(30):4-5.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探索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