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郊初中校德育课程建设校本化行动研究

2019-10-21徐宜兴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校本化德育课程行动研究

徐宜兴

摘  要:初中教育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每一个德育人应该时刻警醒和反思的课题。而德育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一个有力抓手,是落实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加强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搭建科学、系统的德育课程体系,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综合素养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德育教育;德育课程;校本化;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157-01

我校是处于城郊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初中校,外来务工子弟较多,据2017年10月学籍统计数据:外来务工子女占比65.3%,家长(含父亲、母亲)专科以上学历占比38.2%,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20%。学生多为来镇务工家庭子女,家庭生活、学习、教育环境堪忧,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认识程度不高、缺乏重视,家庭教育技巧和经验不足,教育管理方式单一;学生的卫生、学习等行为习惯比较差,学校教育管理难度较大。这些都阻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业水平的有效提升。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经过反复调研和思考,我们提出了建设符合校情的德育课程体系。

1.科学设置德育课程

我们基于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并坚持文化浸润理念,树立“润物无声”式的育人观,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遵从学生意愿,以学生的视角选择话题和素材,以身边、生活中的事例榜样感召学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正能量。设置德育课程围绕培养“守规矩、肯担当、会学习、高能力的完整的人”的育人目标,建立了“体验德育”三级课程体系:

(1)核心课程

该课程以国家规定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为主体,将德育与之进行深度渗透、融合,让学科教学在“不经意间”、水到渠成的影响学生。

(2)特普课程

该课程主要依托主体班会系列化课程加以实施,充分发挥德育主阵地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及核心素养的培育。我们依据不同年级的培养要点,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出发,分别设置了德育精品课程和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德育精品课程主要依托于主题班会加以实施,由年级德育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形成可共享的教学设计,再由班主任结合班级实际进行二次备课,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针对性和时效性。德育主题活动主要根据年级特点和我校设置的年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细则,分学期开设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成长。

(3)个需课程

该课程主要依托学生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两大载体对学生进行群体或是个体教育。该课程依据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符合学生个性发展要求,深受学生的喜爱。现在已经形成以校园足球、中国画、信息科技、篆刻等优秀社团为核心的共计二十多个学生社团,学生参与率达100%,指导教师人数占学校教师总数的7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涵盖了心育课、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三个层面,此处是指个体辅导及心理咨询。

2.德育课程实施路径

(1)深入推进学科渗透,打造生活化德育,激发新动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自然、社会、思维方面的知识是世界观和正确道德行为的基础。”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克纳(T.Lickona)也强调各学科课程对德育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各科教学对道德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

要加强学科教学与德育的融合,深入推进德育和具体学科的渗透整合,充分认识学科教学的价值因素,在学科教学尤其是在语文、历史、道法等学科中要强有力地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共生。生活是有温度的,教师要精心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情,要主动、真情地走进学生生活,与学生心灵展开对话,了解、倾听学生的喜好与需求,主动收集学生生活中的素材。要采用智取生成的课堂模式,加强情境教学研究,想方设法让课堂“活”起来,从氛围的渲染进而变为情感的互动、个性的彰显、思维的碰撞,从而促进道德的生成,灵魂的重塑。

(2)积极开展主题活动,精心组织活动课程,打造体验式德育,唤醒内驱力

德育活動课程是以“学生体验活动”为主题内容,与学科课程并列、互补、互相渗透的德育课程形式,是落实德育课程的常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德育课程应当“是活动性课程或实践性课程”。这一特普性课程能够“活化”到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活性和实践性,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大到全校共同参与的主题活动,小到一节微型班会,只要精心准备,都能很好地落实德育课程的理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自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互动性原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热情,充分考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活动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道德,在道德感悟中提升其核心素养,由外而内的自然促进价值形成和道德素养的锤炼,使德育活动课程真正成为“一种发自主体内部的、自内向外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是一种真正的自我教育的活动。”

(3)深度谋划家校融合,打造立体式德育,拓宽德育课程的外延力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把零散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聚合,形成时间和空间的无缝对接,是当今德育的一个新命题。我校通过深度谋划,着力打造家校共育“四三三”工程。“四”即四点钟家长学校,“三”即教师全员开展送温暖、送关心、送信心的家访活动;在社区设立志愿导学站,与社区联合开展有利于社区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科义务辅导,从而增强学生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让德育走出校门,融进社区,拓宽学校德育的外延力。

3.结语

总之,在近几年的德育课程建设和推进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伤,更有困难面前的失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城郊初中校的德育人,会坚持初心,不断加强德育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猜你喜欢

校本化德育课程行动研究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