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实施有效管理

2019-10-21付晓青任希才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分队服务队志愿

付晓青 任希才

【摘  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对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有效管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6月14日~2018年6月13日之间进行无偿献血的800例志愿者,其中社会志愿者大约350例,学校志愿者大约450例,分析了志愿者服务队的人群组成特点,并对其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志愿者服务队管理效果较好,无偿献血比例明显提升。结论:建立并不断完善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相关管理措施,有利于广大献血者积极参与,提升志愿者服务质量和综合素质,值得重视。

【关键词】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287-01

无偿献血不仅是评价一个地区人群综合素质的重要窗口,也是一种衡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量化尺度,标志着城市的风格面貌。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建立和管理,在保证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志愿者通过现身说法向人们讲解无偿献血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提高人们奉献社会的理念。如何招募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成立和管理一个优质的志愿者服务队非常重要。本文选择2016年6月14日~2018年6月13日之间进行无偿献血的800例志愿者,其中社会志愿者大约350例,学校志愿者大约450例,分析了志愿者服务队的人群组成和管理特点,并对其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详细报告如下。

1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特点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指的是在不获取任何报酬的情况下,自愿贡献个人能力和时间,为推动献血事业的发展提供的无偿服务。不同地区对加入该组织的要求具有一定差异性,当大体都为:志愿从事义务服务,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品行良好、身体健康、履行相关登记手续、志愿工作者义务。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性和自愿性的特殊社会工作,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奉献精神,与此同时也必须了解相关献血法律法规,掌握基本献血知识和血液生理知识。

2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固定的献血人群以中低收入者为主,大部分均为固定献血人群转化而来,其社会认知度较差,社会层次也不高。志愿者服务队中虽然人员众多,但是结构严重不平衡,整体年龄偏大,组织不完善,在开展相关活动时不能形成较好的合力。与此同时,忽视了对现代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刻意义,大多数人均认为志愿服务为一种好人好事的体现形式[1]。

其次,缺乏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国内无偿献血志愿者自身权益保障及其服务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均处于空白状态。志愿者以自身行为对他人进行援助,是一种自愿付出劳动代价的过程,并没有一定的利益保障和精神鼓励。无偿献血 志愿者服务队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也制约了志愿者权益的保障和有效管理。

3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有效管理措施

3.1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志愿者服务队有效、健康发展

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社会群体组织,想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不仅要拥有共同的志趣和理想,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符合其发展规律的相关管理制度,从而保障组织建设规范。因为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均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其热心公益事业,不获取任何报酬,所以队伍的组织管理也与其他一般组织管理不同:应以5个“依靠”为管理原则,即:依靠每个志愿者的自律和自觉;依靠优秀志愿者的人格魅力和榜样;依靠组织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约束;依靠个人的踏实的行动和风险精神;依靠共同认可的准则和理想等[2]。其次建立办公室、高校分队、网络宣传分队、服务分队、招募分队以及献血分队等6个职能分队,并推进按其中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担任队长,从而予以其锻炼提高、才华展示的機会;制定诸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奖励处罚规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规范和职责》、《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培训考核制度》等等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为各项活动和管理提供基本保障[3]。

3.2重视并加强志愿者服务队的培训,提高和规范服务质量

献血志愿服务需要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切身感受的支持,是一项设计众多领域的特殊性社会性工作。由多次献血者发展成为献血志愿者,来着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因此其对献血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也不同,需要进一步规范、整合和补充;此外,每位志愿者的价值观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志愿者服务组织应及时向其灌输组织的宗旨和理念,培养其勤劳奉献意识和公民责任意识,将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高尚情操作为宝贵的人生财富,用阳光积极的心态在志愿服务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4]。可以定期组织志愿者参观中心血站,并利用志愿者交流、专家讲课等方式对其进行多形式培训,从而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和能力。

3.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和调动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

激励被称为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它指的是通过精神刺激或物质刺激,从而激发人的动机,使人奋发,在动力的驱使下向目标值努力。自愿性为志愿者主要特点之一,其选择参加活动的自由度相对较大,所以想要在此情况下提高和调动志愿者工作积极性,就必须采取一定激励措施,如授予和肯定志愿者相关荣誉,在社会层面上进行表彰和鼓励;予以一定物质奖励,解决其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等等均可有效提高志愿者积极性[5]。

综上所述,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管理工作目前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应建立、完善一套有效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并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加强相关培训,予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激励,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福敏,高占海,张文雅.加强无偿献血志愿者管理,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发展——廊坊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剖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3):155+180.

[2]王菲菲.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健康发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8):159-160.

[3]付宏伟,陈丽斌,朱娉娉.浅谈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建设与发展[J].甘肃医药,2015,34(10):775-777.

[4]罗锐.探讨长沙地区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招募与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5):27-28.

[5]孙森,安润,王明民.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04):351-353.

猜你喜欢

分队服务队志愿
The Price of Beauty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俄组建反黑客特种分队
社区快讯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告别战火丛林女兵换红妆
优秀志愿服务党组织名单
俄第二批护航分队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