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10-21万敏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

万敏

【摘  要】目的: 研究护理学基础教学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方法:选择我校180名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各90名,比较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高;教学有效率高,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护理学专业学生教学效率及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277-01

研究显示,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对教师教学期间围绕某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记录,翻转课堂是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逆序创新,颠倒知识传授及知识内化两个阶段,课前向学生播放新课程的资料及视频,便于课堂分析讨论,深入理解课程内容便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护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及主干课程是护理学基础,其能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便于为后期参与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马卫芳[1]学者认为,利用微课+翻转课堂能提高教学效果,便于培养综合人才。本研究分析护理学基础教学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研究时段2017.2-2019.4,研究对象是我校180名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抽签法分两组,每组各90名,观察组:男女比例占49:41,年龄19-23岁,均值(21.18±5.19)岁;对照组:男女比例占50:40,年龄18-22岁,均值是(21.01±5.12)岁。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以教师讲解为主,指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利用示范、观看电教片及教师总结等形式讲解教学内容,每学期期末完成考核即可。

观察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①课前知识传递阶段:教师对微课程资源自行设计,含有课程过关任务、多媒体课件及思考題等资料,完成后将微课程资源上传至网络共享平台,要求学生课前在线观看并完成教师设置过关任务,达到知识传递的目的,教师通过在线解答、讨论等环节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效果[2]。②课中知识内化阶段:教师以学生课前知识传递阶段发现的问题类型为基点指导其小组协作学习或者自主探究性学习,根据课前学到的知识及技能尝试着将临床实践内的问题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建构并内化相关知识,实验课上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给予对症讲解及操作示范,指导其独立完成操作任务,便于达到技能内化的目的[3]。③课后知识拓展阶段:教师点评学生测试题完成情况,将相关教学内容收集后拓展学习资源,对拓展任务进行合理设置,鼓励其课间对拓展任务挑战,便于巩固并拓展知识或技能[4]。

1.3观察指标

考核成绩:每学期期末向学生发放学校自制的考试问卷,内容是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各占100分,采用同等的评分标准评价,优秀≥85分;良好71-84分;差<70分,得分越高则教学模式更具优势。

教学效果:待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学校自制的调查问卷,内容是学习氛围轻松、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助于提高协作能力及助于理论实践结合,百分制表示,得分越高越好。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考核成绩)(±s,t检验。计数资料(教学效果)[n/(%)]x2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

观察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教学效果

观察组教学效果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3 讨论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学处于主导地位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不利于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受课堂时间有限的影响,多数教学流程流于形式,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我国护理学基础课程是以微课资源为主,主要来源于全国教学资源平台“优课网”,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学科知识点、疑难问题及实验操作等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微课具有主题突出、资源多样及交互性强等优势,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并反复视听并记忆重难点,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延长到课外,摆脱群体教学模式困扰教学进度,使其对学习内容持有肯定的态度。

其次,翻转课堂是完全颠覆传统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师传授课程内容,更多的发挥指导者及促进者的作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巩固并提高知识及技能,与教师交流有利于促进双方互相理解并补充见解,培养协作能力且将深度的知识不断延伸,便于提高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观察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较对照组均高;教学效果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说明研究与赵红,姚平波,刘玉环等[5]文献报道结果接近。

综上所述: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效果且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马卫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7):208-209.

[2]康丹,李敏,颜丽霞.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初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4(04):71-73.

[3]郑小静.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14):166-167.

[4]李春艳.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18(03):56-58.

[5]赵红,姚平波,刘玉环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蛇志,2016,28(01):108-109.

猜你喜欢

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学习通网络平台下翻转课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①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医工交叉学科发展背景下护理学教研的思考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