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疗效分析

2019-10-21徐光明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心脾汤加减原发性

【摘  要】目的:讨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量为80例,研究对象为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患者,研究时间段为2017年2月-2018年5月,对本期间选择的研究对象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将使用基础西药治疗方式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之上使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干预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每组样本数均为4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有效率及睡眠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后,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有效比例相对于对照组明显较高,且统计学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较高,而对照组较低,且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不多,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较多,且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患者在就医时,通过归脾汤加减治疗干预方式,能够明显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归脾汤;心脾两虚;原发性失眠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272-02

原发性失眠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病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地威胁,同时对其学习、工作及生活等带来比较多的烦恼,已逐步引起社会各界医学人士的广泛眷注。近些年,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致使失眠患者的人数逐步呈上升态势,且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向。因而,探寻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对原发性失眠的来说,具有重要作用[1-2]。本研究中,笔者选取我院就诊的原发性失眠患者80例,作为本次调查分析的对象,这些患者分别接受了归脾汤加减治疗以及临床基础常规治疗方式,旨在探究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效果,具体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于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参与研究的患者数量为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样本数均为40例,对实验组资料统计后显示,女性患者为23例,男性患者为17例;年龄范围为21-66岁,中位年龄为(36.21±4.29)岁;对照组资料统计后显示,男女患者人数相等,均为20例;年龄范围为21-65岁,中位年龄为(36.45±4.58)岁;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显示(P>0.05),及符合正态分布,符合本次研究前提。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本次调查中均使用艾司唑仑片进行治疗,每晚睡前半小时服用,每次1片,每天1次。实验组则使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方式,具体方剂为:木香6g,人参9g,生枣仁30g,熟地黄30g,陈皮12g,炒枣仁30g,珍珠母15g,远志12g,五味子10g,白术10g,茯神15g。针对焦虑及耳鸣的患者,可家用生龙齿及磁石各30g,郁金12g;针对多梦的患者,可加用30g的夏枯草;针对便秘的患者,可加用15g的柏子仁,20g的白术;针对口苦的患者;可家用10g的龙胆草及9g的焦栀子;针对头部昏沉的患者,可家用10g的蔓荆子;针对潮湿盗汗的患者,可家用30g的圣地及30g的仙鹤草;每天1剂,用水煎两次,留取药汁400mL,每日晚饭前服用200mL,每日睡前服用200mL,在患者服药的进程中,不可使用生冷食物,切记不可饮用浓茶及咖啡[3-4]。

1.3指标观察 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治疗方式后,患者的睡眠基本恢复如常,且其睡眠质量较优者为显效;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的睡眠基本如常,且其睡眠质量显著改进者为有效;不同方式治疗后,患者的睡眠没有任何好转,且有加重趋向为无效;总有效率=1-无效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情况,使用我院自制的睡眠质量调查问卷进行测评,评分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则说明其睡眠质量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25.0)处理研究数据,资料描述形式:计数字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X2,计量资料为t;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

2结果

2.1 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40例患者中,显效的患者为30例,有效的患者为8例,无效的患者为2例,总有效率为95.0%(38/40),而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的患者为18例,有效的患者为12例,无效的患者为10例,总有效率为75.0%(30/40),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x2=6.2745,P=0.0122),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实验组40例患者中,出现胃部不适的患者有1例,出现头昏头沉的患者有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40例患者中,食欲下降的患者有2例,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有3例,头昏头沉的患者有4例,腹泻的患者有2例,不良反應的总发生率为30.0%(12/40);实验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745,P=0.00122),具体情况见表2。

2.3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 不同方式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和对照组相比,P>0.05,不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不同治疗方式后,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较高,而对照组较差,统计学计算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3。

3讨论

原发性失眠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大脑皮脂层功能与植物神经功能混乱而致使的睡眠障碍性病症,该病的致病因素较多,和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压力等均先关,亦和患者的身体体质相关。良好的失眠能够使人的精力呈现充沛的状况,使其精神焕发,同时其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随之其生活质量亦明显提升[5-6]。但是,随着社会节奏的逐步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致使失眠的患者越来越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地影响。原发性失眠虽不是临床上比较重的病症,但其对患者的危害却难以忽视,长久失眠的患者,极易呈现心脑血管等病症,已经引起临床各科医师的眷注,因而,寻找一种比较有效,且不良反应比较少的治疗方式,是目前患者比较渴求的问题,亦是临床医生所面临需解决的问题。现今医学治疗原发性失眠多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虽其短期疗效还可以,但长久用药,其效果会呈现逐步衰退的状况,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理论认为,该病的出现可患者的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常及病后体虚等有关,心脾两虚则是其比较多见的一种类型,而归脾汤加减则具备此疗效。方剂中的人参、白术具备益气健脾之效;茯神具备安神宁心、健脾之效;枣仁则具备安神宁心、养血之效;五味子具备宁心定志、补益心肾之效;陈皮、木香具备舒脾行气之效;远志具备解郁益智、安神之效;将以上诸药联合使用,使其具备安全宁心、补益心脾的效用[7-8]。本次研究中也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睡眠质量评分均较优,而对照组均较差,结果再次证实了此方式的有效性。综上,将归脾汤加减使用在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效果比较突显,睡眠质量可显著提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参考文献:

[1]林燕芬,刘日强,何丽芬.归脾汤加减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04):95-96.    [2]路建林.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174+178.    [3]张三堂.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效果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8,27(18):169-170.    [4]褚贤珍,张建华.归脾汤加减对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8):152+156.    [5]憨兰.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7,33(04):49-50.    [6]朱先州.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65例[J].光明中医,2017,32(04):516-517.    [7]邵东辉.电针结合归脾汤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04):29-30+33.    [8]薛廣团.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60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6,31(02):28-29.

作者简介:

徐光明(1970.11-),男,满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大专学历,中级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中医专业)。

猜你喜欢

心脾汤加减原发性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观察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腰痛临床疗效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极爱极爱的感觉
过桃花村
益气养阴祛瘀煎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