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八年级物理课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21田效军
田效军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为初中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平台,体验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体验整个物理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帮助他们激发浓厚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提高领悟能力以及培养务实求真、敢于怀疑、积极探索、善于合作的优秀品质,为提高初中生的物理成绩和提升物理综合素养提供保障。本文就针对在物理课堂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物理教学;体验式教学;八年级;应用研究
引言:
现阶段,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让学生经历物理学习的完整过程,以及体验物理实践学习的乐趣是他们的教学主要任务,也是面临的巨大难题。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创设相关物理教学情境、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广阔平台。
一、充分了解初中生对知识的需求,利用体验教学带动课堂氛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许多物理教育工作者自身无法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多数人认为物理课程开展的目的与数学课程相同,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因此过于侧重于通过物理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造成的结果是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需求。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时,通过亲身体验是重要手段,只有在学习时体会到了物理的乐趣,才能产生兴趣,进而充分调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这种主动学习的态度使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CAI,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基于多媒体CAI的独特作用以及其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巨大作用,使得它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大。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充分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以及动画结合起来,使得教学内容丰富的展示给学生,同时调动初中生的感官体验。实验操作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些实验操作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这样的实验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演示,此时就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CAI进行视频演示,一方面帮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操作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另一方面掌握操作的步骤。在物理教学中,运动这一章节所涉及的大量知识都是动态存在的,通过教育工作者单纯的语言表述无法将运动过程和状态表现出来,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制作CAI来表现物体的运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体运动的本质以及观察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比如,学习《运动和静止》这一课时,设计了大量参考物、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等知识理论,为了帮助学生区分开来这些概念并能正确判断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教师可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分析,增加其直观性。
三、在物理教学中多多融入实验教学实际操作环节,让初中生在模拟实验中获取基本认知
初中生通过进行演示实验操作能加快对基本认知规律的掌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在演示实验操作时,对于一些容易制作的物理教学工具、学习工具,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制作,提高课堂参与度。还可邀请同学在实验演示过程中进行协作,这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上课需要使用的一些实验教具:木棍和水等等,以便于实验演示时与教师一起观察折射现象。
四、重视实验室教学,以便于不断提升初中生的物理综合能力
物理實验室是指针对教师和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操作而开放的教室。通过让学生亲自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能够帮助他们直接获取物理知识、了解物理相关器具的功能和操作注意事项、加强对实验操作步骤的掌握,除此之外,实际操作是证实知识理论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一些实验必须要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对班上同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保证每个小组的水平相当,这使得同学之间的合作默契度大大提高。实验操作完成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实验获得结论并且要有数据说明,在分析数据和讨论的过程中,八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释放,这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平均速度的测量是初中阶段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验室中自行通过控制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者运动接触面获取运动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和计算公式算出平均速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验式物理教学模式的引入使得初中生对物理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增强了动手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丰富化,为初中生提供了发挥自我、不断体验、自我探究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体验到了乐趣,最终达到提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物理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温雅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8.
[2]丁淑伟.八年级物理情境教学的创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8.
[3]范丽萍.初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和干预研究[D].广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