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德育课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功能的发挥

2019-10-21李桂香

文存阅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担当异同

李桂香

摘要:無论是德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对学生的健康成才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更是具有不可或缺的导向作用。本文就来谈谈对学生进行政治熏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青年教育;异同;担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已有了十分明显的提高,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质的改变,大家的思想观念也有了可喜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一些类似“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腐朽思想以及崇尚金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也在学生中散播开来。除此以外,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更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促进对学生的教育,必须将德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一、对学生进行政治熏陶的重要性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重任。

斯大林曾经说过:“伟大的力量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而现在的学生们虽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所学专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中的有些人所学的并非自己所爱,于是学习目的便不明确,随之便缺乏学习热情,学习动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没有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自己上的不是重点高校,就因此而产生了极大的自卑感。而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于是,老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以指引学生能够穿越迷雾、辨识航向;以激励学生能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

通过德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要让学生们从青年时就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要让他们在面对国家前途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更要有为了国家利益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鲁迅先生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通过德育及思政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崛起需要读书的迫切性,让学生知道为祖国做贡献的必要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不同

通常来说,当我们谈及德育这门课程时,着重讲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也就是他在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会是一个怎样的人;而当我们讲到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时,我们的重点是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和政治品质教育,这就关系到他日后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对国家有贡献的,抑或是只注重于自身利益。因此这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就需要清楚的把握此两者的异同。

相同点:此两者的教育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在思想上给人以目标,让人们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他们的依据也一致,都是基于人的心理发展与心理活动规律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也一致,都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另外,其二者的理论基础也是一样的,都信仰马克思主义。

不同点:两者的隶属学科稍有不同,德育属于教育学的范畴;而思想政治教育却是政治学的有机构成部分。另外,二者的侧重点也不同,中职德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学校的工作开展具有导向、动力等作用。而思想政治课则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让学生不仅只注重自身的学习还会关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加入了社会实践的过程,这可以让学生们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还可以拓宽学生们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们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想,为学生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三、课程功能的发挥

1947年,刚刚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可钱学森却对此不以为意,坚持回国,即使美国政府处处阻挠,也无法阻挡其回国决心。在美国定居,且能聘为终身教授,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幻想。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钱学森放弃了这一切。在经济大潮如洪水猛兽般地冲击社会的今天,钱学森的爱国言行,无疑地凝聚着中华民族之魂,显示了爱国对志士仁人的撼动力。

钱学森之所以能有如此“匪夷所思”的行为,与政治熏陶不无关系,是政治熏陶使他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坚持为祖国做贡献,是政治熏陶使他有不顾艰难险阻也要为国效力的担当!

四、结语

无论是德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可老师们应该清楚二者的不同,以将其二者的课程功能发挥到最大,促进我国广大青年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参考文献:

[1]潘红.浅谈中职德育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1(6):18-18.

[2]廖丽娟.浅谈中职德育课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功能的发挥[J].课外语文,2017(4):190-191.

猜你喜欢

担当异同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社会新闻报道与民生新闻报道的异同
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
你的名字叫担当
英语教师如何担当育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