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视域下高校德育实效性及供给策略探析
2019-10-21李腾
李腾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实效性面临着新的挑戰。从供给侧视域下探讨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需要理清供给侧与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的基本概念,综合分析高校德育实效性供给问题及其原因,从供给环境、供给主体、供给形式及供给内容入手,进一步提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供给策略。
关键词:供给侧;高校德育;实效性
引言
《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1]不难看出,早在古代,德育就已成为治学的首要目标。新时期,德育依旧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高校育人的主要目标,仍是以德为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德育实效性问题是高校德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使高校德育能够有所突破,值得深思与讨论。由此,对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的探讨,意在从供给侧视域出发,尝试探索高校德育实效性新路径。
概念界定
近年来,我国始终致力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需关系改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着巨大贡献。供给侧改革开辟了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的新大陆,为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对于德育,可从不同层面来理解。德育可分广义德育与狭义教育,檀传宝教授认为,对学校德育而言,“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2]就此,对高校德育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基于社会道德环境的背景之下,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基础,以道德教育的育人原则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将德育理论转化为学生道德素养的过程。而高校德育实效性,则是在德育概念的基础之上,由高校德育工作者,通过一定的德育实践活动,将内隐的道德素养转化为学生外显的日常行为的过程。
当前来讲,虽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重心放置于经济领域,但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却贯穿于社会各大领域,高校德育也不例外。不难发现,供给侧改革与高校德育实效性之间是具有必要联系的。一方面,就客观环境而言,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另一方面,两者都以平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为己任。总而言之,供给侧视域下的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是以高校德育的供给方为出发点,重在分析高校德育工作者将学生德育理论内化于道德素养,外化于学生行为实践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问题,通过借鉴和分析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性调整措施,重新思考高校德育供给方的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形式、供给环境,进而探析高新德育实效性的新路径。
供给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教育设施的逐渐完善,高校德育工作日趋好转,德育实效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尽管如此,长久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始终存在着互相矛盾、不够平衡的问题,而供给侧改革恰好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这一问题的机会,基于此,将试从高校德育实效的供给方角度,以其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与主观因素为基本着力点,深入挖掘高校德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客观环境。就目前而言,供给方主要面临的客观环境主要有四类,即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网络环境。第一,高校德育工作的展开,是不可脱离社会环境而存在的,它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也被社会环境所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高校德育实效性得以发挥的过程。第二,校园是高校德育实效性工作实施的主要场所,学校政策、文化、德育理念的变化,影响着德育工作的进度,校园环境理应值得重视;第三,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环境的配合,倘若家长一味灌输与学校德育相冲突的教育理念,那么高校德育工作也将难以展开;第四,网络信息驳杂多样,受网络价值观念的影响与冲击,为高校德育实效性工作的展开,带来一定的挑战。
主观因素。首先,供给主体责任意识缺失。通常来讲,高校德育工作的供给主体主要包括负责德育工作的各级部门和负责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等,但多数情况下,供给主体责任意识缺失,致使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常被忽视,学生被动地接受来自学校灌输的各种德育理论知识。一方面,高校德育供给源头责任意识不够强烈,学校德育体制不完善,大多数高校对德育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德育师资队伍责任意识薄弱,面临巨大的科研压力,时常顾此失彼,无暇顾及德育状况。其次,供给内容枯燥乏味,缺乏时效性。多数情况下,高校德育的供给内容是以理论为核心,缺乏趣味性,学生不再止步于对书本知识的渴望,向往更富趣味的教学内容和更具时代特色的理论知识。最后,供给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仍把理论灌输作为德育的主要供给方式,把课堂当做德育工作实施的主阵地,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多数情况下,德育工作者把社会道德规范及思想道德素质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输送给学生之后,便自动完结德育的育人过程,忽视实践教学,不再重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者仅是潦草完成了教学任务,缺乏对德育育人的灵活性把握,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德育实效性并未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供给策略分析
高校德育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供给侧视域下,德育育人不乏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鉴于此,优化内部环境,明确供需关系,创新供给方式,结合理论与实践,可为德育有效供给的扩大的和中高端供给的形成,提供可行性策略。
第一,优化内部环境,增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内部环境主要指校园环境。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发挥。为此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校园硬件设施的完备。学校应完善德育体制,根据实际状况增设德育活动场所,配备相应的德育教学设备,以确保德育活动的顺利实施。二是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校园文化对学生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引导德育活动的开展,一个毫无文化秩序的高校较之一个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校而言,不可同等而语,高校只有充分树立德育意识,才能更好的创设德育环境。此外,外部环境的变化发展也制约着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开展。由此,增强学生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高校德育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状态下的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判断能力,才能不被外部环境的不良氛围所侵染。
第二,明确供需关系,增强责任意识。“高校育人工作必需要兼顾‘教育供给与‘对象需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既要突出育人效率,也要兼顾公平,还要为两者的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3]由此可得,供需矛盾始终贯穿于德育实施过程的始终。一方面,学校德育要减少无用供给,根据德育对象的实际需求,扩大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学校德育要平衡供需双方的关系,以确保两者能够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不仅如此,针对供给主体责任意识淡薄现象,应做出如下思考:德育工作者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性,随时扩充和完善自身的德育理论知识。
第三,理论与实践,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高校德育的供给内容不能流于形式,要充分把握高校德育的供给内容,坚持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德育实践的过程也是将德育理论转化为自身道德素养的过程,德育内容要贴合社会实际,不能一味灌输空洞乏味的理论知识,授课内容要有时效性,教学案例不能“古为今用”,不仅如此,德育实践活动还要因时而定,因人而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才更有意义。就供给内容来讲,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同样重要。一来,以课本为主,视频、音频为辅,增强理论知识的画面感,才能更大程度的發挥德育实效性。二来,以德育理论为基础,增加对社会案例、网络热点等问题的讨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授课内容富有趣味性。
第四,创新供给方式,提高供给效率。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德育教学不应只局限于德育理论课程中,还应穿插于具体学科教学中,从而形成完备的德育教学体系。此外,在改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德育教育网络化,能够让学生在网络中,寻求德育共鸣。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方式上,注重德育教育情景化,充分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使德育理论生活化。
结语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不难看出,国家对高校德育建设寄予厚望,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学生成长成才相联系,同社会全面发展相适应,更关乎国家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为此,基于供给侧视域下,针对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弊端,加快实施净化供给环境、明确供给主体、优化供给内容、丰富供给形式等策略尤为重要,但高校德育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以高校供给为主,辅以社会、家庭、网络等外部环境的配合,才能共同创造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未来。
参考文献
[1]胡平生、张萌译注.礼记[M].中华书局,2018:
[2]檀传宝.学校道德育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6.
[3]余波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育人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以“三严三实”教育为例的样本思考 [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29(04):1-3.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