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硝烟弥漫”的国学课

2019-10-21梁春英

文存阅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讨论

梁春英

摘要:又是每天的常规国学课,我拿着国学课本,迫不及待地赶向教室,门前,却意外的听到教室内传来的激烈的争吵声,不由顿住脚步,耐心地听下去。

关键词:讨论;国学课;思维碰撞

“丁乐乐,你昨天又不写作业?你不是昨天刚保证的把作业写完?还信誓旦旦地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你让我们以后怎么信你?”组长甘雪冉厉声呵斥道。

“是呀,说话不算数,这种人以后我们怎和他玩呀?”田浩立刻接着说。

“成绩不好,还不讲诚信。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后,我们是不是也不和他玩了?”一旁的贾浩雨在旁边跟着起哄。没想到,他这一说,惊动了丁乐乐的好朋友李睿。于是,他慢条斯理地站起来回绝了贾浩雨的话:“谁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和他是好朋友,他做什么也没影响到我呀,我的作业哪天没做完,我的成绩比你差吗?常在河边走,未必就湿鞋,你也太武断了吧,打击一大片。”

听到这些,我没有再犹豫,快步走进了教室,吵闹的教室因我的出现而迅速安静下来,但是战火过后的硝烟还在弥漫。我敏锐地感觉到孩子们那不平静的心,忽而心生一计,打算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记诵课堂变为生动有趣的合作交流课,于是,我宣布本节课改为辩论课。议题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方主辩手由组长甘雪冉担当,组员自由组合,由她的好朋友帮忙吧。至于反方主辩手肯定是丁乐乐了,刚才就是他们俩在争论,组员由他的好朋友担当,其他同学想参与的也可以帮忙参战。这回可以进行公开的唇枪舌战了,孩子们高兴极了。个个激情澎湃,情绪高涨。经过十分钟的准备,双方已经摩拳擦掌了。

辩论会开始了,首先由正方甘雪冉发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现在常用来比喻经常与优秀人才一起交往,自己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我看过一则故事: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颍州当长官的时候,手下有一个名叫吕公著的年轻人。有一次,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路过这里,便到他家中拜访,欧阳修邀请吕公著一同待客。席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你能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你应该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此后,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技巧提高得很快。这难道不是‘近朱者赤的道理吗?”听到这里,反方也不示弱,丁乐乐的死党席志衡不乐意了,迅速起身,激动地说:“未必吧,屈原一心只为实现自己的美政理想,身边奸佞之人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处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逆境,依然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纵然最后身死汨罗,但留下“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笃定。还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不愿摧眉折腰的李白…”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正方甘雪冉的同桌贾浩雨打断了:“你没看过古时孟母三迁吗?正是由于她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所以她才三迁的……”“鲁迅先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鲁迅先生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但他在少年时代就非常同情劳动人民,而没有像其他有钱人那样欺压人民。成年后他以笔代枪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丑恶面目……”博览群书的反方李睿争着站起来反驳,连鲁迅也搬出来了。

正当孩子们辩论激烈时,不合时节的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余犹未尽地说,老师,下节课我们接着辩论。是啊,平时的国学课上,从来都是我讲,孩子们记,诵,从未像今天這样滔滔不绝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也体现了国学在孩子心中的影响,孩子们已经知道从国学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了。

由此可见,经典国学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孩子们的生活,而且正以不可预见的形式熏陶着孩子们的身心,身为国学老师的我,也正偷偷地窃喜着。因为我和孩子们一同在学国学中收获着。

参考文献:

[1] 邢晨霞. 浅谈在农村初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 (001):P.214-214.

[2] 丁亚明. 浅谈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J]. 科技视界,2018,(24):160,180.

[3] 陈国忠. 浅谈“国学经典”诵读进校园的必要性[J]. 甘肃教育,2016,(009).

猜你喜欢

讨论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巧用新型教学策略?创设高效复习课堂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作用与实施方法探究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有关开设跨文化课程优化教务管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