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工科高职院校学生人人成才的思考

2019-10-21刘畅

文存阅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工科高职院校策略

刘畅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职业教育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理念的提出对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指引作用。所以,工科高职院校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值得思考的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工科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等内容,对工科高职院校学生达到人人成才目标的实现提出建议策略。

关键词:工科;高职院校;人人成才;策略

近年来,职业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才多艺、身心健全、创造能力强的人才为目标。工科高职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唯一的不足就是综合素质较差,所以,根据工科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人人成才、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1.职业教育

1.1职业教育的含义

職业教育一般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工科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等的选择、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培养的是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工作人员,所以工科职业教育对于我国高新科技领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职业教育的优势

职业教育具有成熟的培训体系,自提出关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后,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就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师资力量和就业方面也有了雄厚的实力,所以,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培训体系可以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职业教育的学习时间短,职业教育一般只需要花费1年的强化学习时间就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员,相对的学习成本比较低,效果好,还可以快速解决就业的问题;职业教育的投资回报高,只需要1年的时间和部分金钱就可以快速收回成本,如果选择的是热门专业,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职业教育的自由性,职业教育是为了将学生培养为具有优秀技能的人才,所以学生会相对自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历的提升或者证书的考取。

2.工科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2.1自信心不足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学习成绩相对较弱的人,他们对于学习方面会产生相应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大多源自朋友、老师和父母等方面,身边人的否定会让学生自身没有信心完成学业,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学生在入学之后会有一定的思想波动,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受到抑制等问题,同时也限制了工科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2.2自我定位不高

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制定符合自身理想的目标,但是由于工科的学科特点,学生对于自我的定位会相对较低,而学生不知道这样的定位是否符合自身的学业与身心发展。根据研究表明,大多数工科高职院校的学生都会制定能够轻松完成并且缺乏挑战性的目标以成功完成在学校期间的任务,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会影响学生对于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校想要培养具有优秀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目标相悖。所以,学校和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学科指导与心理建设,为工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做出一份贡献。

3.关于工科高职院校达到人人成才目标的建议策略

3.1课程重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对于工科知识的不理解更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降低和厌学现象。根据对高职院校的教学体制进行了解可以知道:其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按照本科学校的模式进行的,但是这种模式的学科组合是不符合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的。当前市场需要的是具有优秀的专业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工作中的实用性人才,学校要根据人才发展的技能进行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让学生感受到课程之间的必要联系,为人人成长成才提供路径选择,例如想要发展成计算机、机电和电气专业等高科技技术研究人员,就要将计算机课程与物理课程相结合并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结合之后的优势和魅力。

3.2提升人文素质教育

工科高职院校可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此课程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思维、创造力和心理等综合素质的训练,减少学生因自信心不足而对学习方面兴趣不高的问题。例如可以开设包括音乐鉴赏、艺术鉴赏、戏剧鉴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让学生学会拥有自信、自尊和自强和健康的心理和平和的心态。

3.3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

根据《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工作的意见》可知: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于一线高等技术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工科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培养出面向市场的、具有优秀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人才,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添加大量的实训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岗位技能,加强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确定明确的岗位目标可以避免学生因定位过低或不明确造成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和专业技能不足等问题,为工科高职院校达到人人成才目标做出贡献。

4.结束语

工科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关于学校的人人成才培养计划与实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工科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基于人人成才的理念为工科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几点建议策略,希望可以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军,林辉吉.浅谈工科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J].求知导刊,2017(31):83-83.

[2]彭连刚.工科类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13):57-59.

[3]万蕾.高职院校与技师教育合作培养模式探究[J].丝路视野,2017(35):52-52.

猜你喜欢

工科高职院校策略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