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10-21杨美章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6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杨美章

摘要: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文章重点就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数学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所以要求学生掌握中学阶段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教師的神圣使命。高中学生存在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客观存在着差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概念及应用特征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概念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教学,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对班级内部实施的学生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知识,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共振效应。这一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发展下的常用教学模式,对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特征

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着诸多鲜明的特征,其中在主体性特征方面表现比较显著。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就是针对学生加以实施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就是分层教学的系统性特征,主要是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发展,教师在优化教学设计后,最大化地满足各层次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提问问题分层

由于学生的基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该将问题进行分层,根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回答问题中不会太吃力,也不会太容易,实现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针对于优等生,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应该具有发散性,能够锻炼优等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能提高优等生的思维能力。针对于中等生教师所提的问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像优等生的问题那么难,也不能过于简单,需要把握适度的原则。针对于后进生教师需要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高后进生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逐步的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

(二)小组学习任务的分层

教师还需要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为优等生进行课堂学习任务的布置上,应该偏难一些,通过优等生之间的思维的碰撞,能够实现整个小组的思维扩展,这样,优等生的创造力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合理的对优等生布置学习任务,有效的发挥了优等生的优势。而针对于中等生的学习任务和后进生的学习任务主要以基础性知识为主,其2个层次之间的区别主要就在知识的难易程度上,中等生的学习任务与后进生的学习任务偏难一些,主要就是为了夯实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基础知识,学生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另外,每个小组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指导,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后进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只是问题的难度不同而已,因而教师应该为学生进行适当的指点,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更加的顺利,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三)课堂评价分层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按照同一个标准,主要就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如果按照评价优等生的标准评价后进生,将会对后进生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会在很大的程度上会被削弱,而如果教师按照评价后进生的标准评价优等生,优等生的优势就没有发挥出来,优等生会安于现状,无法在现有的学习层次上进行提高。因此,教师在对不同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不同的标准。对于优等生的评价应该侧重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并且应指出优等生学习中的不足。对于中等生的评价可以采取适中性原则,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需要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对于后进生的评价,教师应该本着鼓励性的原则,帮助学生全面的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学生学习中的优势进行积极的表扬,进一步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水平。

(四)课后作业分层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一系列的分层教学策略,还应在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上进行分层布置。教师应该本着优等生在于创造,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在于巩固课堂知识的原则进行作业的布置。在作业内容的布置上,教师可以布置必做题以及选做题2个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择。而在难易程度上,教师为优等生布置的作业要难一些,而中等生和后进生的作业应该简单一些,教师通过对课后作业分层布置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选择性的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科学地发挥好分层教学的真正的价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能学有所获,尤其是确保学困生能够提升自己,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常欣.浅析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15+117.

[2] 孙其倩.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69.

(作者单位: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