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销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10-21袁虹张珉陈冰瑶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袁虹 张珉 陈冰瑶

摘 要: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营销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考核已经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好“毕业最后一道关卡”的作用。导致这一现状的症结在于,几乎所有高校的毕业考核均采用了毕业论文的形式,与营销类专业更强调实践技能的导向不符。

关键词:营销类专业 毕业考核 问题 对策

目前我国营销类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考核方式基本都采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现代市场营销奠基人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市场活动所蕴含的内在机理已经走在了理论发展的前面”,故而营销类属于实践性强于理论性的专业。从教学实践来看,我国高校对于营销类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要求基本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即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偏重于理论研究,从毕业考核方式的角度來说与实践性教学改革要求不一致,难以综合测试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各项基本营销技能。鉴于此,课题组通过问卷从供给侧(毕业生)和需求侧(企业)两个维度开展调研,探寻目前毕业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调研分析

1.对于毕业生的问卷调研情况分析

毕业生是毕业考核的对象,课题组于2019年4月至7月选取我校210名应届毕业生和77家实习单位进行了问卷调研。问卷主要关注目前学校的毕业考核是否符合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学生是否接受在毕业考核中加入更多的社会实践,学生更偏向于哪种毕业考核方式,毕业论文是否该被代替以及毕业考核加入哪些考核指标等问题。调研问卷共发放210份,共回收调研问卷199份,有效率为94.76%,非常理想。部分调研结果如下:

(1)毕业生对毕业考核方式的满意程度不高

从调研来看,只有37%的毕业生对目前的毕业考核方式表示满意,说明从学生层面,有比较强烈的意愿对现有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数据是有54.77%的毕业生对毕业考核方式表示无所谓。这也反映了很多学生的心态,只要能“混毕业”就行,对于采用什么样的考核方式,他们感到无所谓。

(2)多数毕业生期望在考核方式中加入社会实践考核

从调研结果看,接近74%的调研对象认为可以在毕业考核方式中加入社会实践考核,以体现营销类专业的实践性。有32位同学认为不能接受,理由是社会实践的成果的判断标准难以衡量,可能会存在不公平性。

(3)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认为考核方式不应采用毕业论文的形式

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认为考核方式不应采用毕业论文的形式,只有34.67%的毕业生认为应该采用论文加答辩的形式,强烈表示不写论文而采用其他方式的同学超过50%。究其原因,营销类毕业生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对于论文写作比较茫然。加上经过1年时间的毕业实习主要从事市场实践,而不是从事科学研究,虽然学生的实践技能大幅提升,但难以在毕业论文中得以体现。

2.对于企业的问卷调研情况分析

企业是教学成果的检验者,课题组于2019年4月至7月通过毕业生向77家实习单位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问卷共发放77份,共回收调研问卷77份,有效率为100%。在问题“您认为我校营销类专业实习生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培养?”(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中,认为沟通能力还需要培养的比例最高;在问题“ 您最看重营销类实习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中,看重人际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是实践能力的范畴,说明企业对于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的需求要超过理论知识能力。

二、问题总结

1.营销类专业毕业论文难以达到测试毕业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对于营销类专业本科学生而言,不像研究生需要明确的专业研究方向,更强调课程的广度而非深度。而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学生要选择一个专业方向,选题时指导老师也强调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因此造成了目前教学上非专业化而考核要求上专业化的结果。从教学实践来看,本科生通常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是比较有限的,写毕业论文时也只能“为赋新词强说愁”,很大程度上依赖指导老师的修改才能最终完成论文。

2.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较低

硕士毕业论文和博士毕业论文对于理论创新、文献综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基本上要求较低,甚至部分高校只要求4,5千的文字量。在调研中很多同学都表示,只需几天时间就能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不高但能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可以说毕业考核设计已经流于形式了。[1]

3.高校出于就业率的考虑不自觉地降低毕业论文的要求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才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加之就业率对于高校的评估而言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导致部分高校对于本科生的毕业要求不断降低,毕业考核的门槛也形同虚设。这样的做法给大学生传递了一个极负面的信号,无论毕业考核的成绩如何,都能顺利毕业。[2]这也就是大学教育所谓的“严进宽出”,这种趋势不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也让大学教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三、对策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只对硕士和博士有毕业写作和答辩要求,对本科生并没有相关规定。但对于高校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中,毕业论文是必查项。由于评估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高校要求毕业生必须完成毕业论文,才能顺利毕业。因此,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学校层次、专业性质、学科门类对毕业考核的要求进行改革,以顺应高等教育的时代发展。

2.运用好实习单位的第三方评价功能

以营销类专业为例,可以将毕业考核的主体由高校转移至毕业实习单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核。一是行为评价,主要考核毕业生实习期间的考勤、实习记录等内容;二是能力评价,主要考核毕业生实习期间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勤奋程度等内容;三是成果评价,主要考核毕业生实习期间的营销成果。高校和实习单位可以共同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

3.开展多种形式的毕业考核

目前我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专业竞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书大赛、中国大学生营销技能大赛等等。这些竞赛能综合考评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营销技能,在这样高水平的大赛中获奖,是对学生能力的高度认可。所以,如果毕业生在高水平的比赛中获奖,应该可以直接认定通过毕业考核。

总之,营销类专业的学生如果仅仅考核理论水平,而忽视实践技能,难以综合评判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校的教育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毕业考核,一方面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能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从而促进专业、产业、行业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吴洪霞.独立学院本科多元毕业考核形式的探索—基于当前单一毕业论文考核形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238-240.

[2]宾幕容.应用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科教文汇,2018(10):24-25.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