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心理行为护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9-10-21葛海燕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研究组家属

葛海燕

【摘  要】目的: 研究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心理行为护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抽调我院2019年1月-2019年9月期间治疗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心理行为护理,观察两组患者MoCA、MMSE评分、家属满意度。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MMSE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家属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实施心理行为护理,患者认知功能有效改善,且满意度明显提升,值得应用。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心理行为;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244-02

目前关于精神分裂症病因并不清楚,属于重性精神病,主要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发病,包括个体心理易感素质,与患者社会环境等不良因素有关[1]。患者在发病后症状较为复杂,会出现幻听、幻视等情况,发生情感淡漠、思维掌握等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发病后患者精神活动较为复杂,日常大部分时间患者为清醒状态,但随着病程不断进展,病情会出现恶化的情况,损害了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本文通过将心理行为护理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我院2019年1月-2019年9月期间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均30例。纳入标准:均获得确诊,入院前相关生化检查均正常,家属知晓本文研究且愿意参加。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疾病者,存在严重病变者。其中对照组:女性17例,男性13例,年龄为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65±2.68)岁;研究组:女性16例,男性14例,年龄为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43±2.54)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之间,无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及时进行健康宣教,并实施心理安抚,保持沟通,并做好生活护理,协助患者积极治疗,对患者生活进行护理,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研究组实施心理行为护理,1.了解患者心理问题与疾病情况,实施个体化的知识宣教,并帮助患者了解其自身情况,为患者解答疑问,并积极配合其治疗。改善患者个体行为,并获得家庭全面支持。2.情绪干预: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并及时发现患者问题,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想法。使用科学手段调动患者主管能动性,确保患者能够正式疾病,消除内心障碍。3.心理行为:寻找患者异常的观点,借助其他方式使得患者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与患者交流生活相关知识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并确保患者发现病态信念的原因,并为患者建立新的正确信念。4.行为训练:指导患者认清现实与幻觉,并纠正自身病态信念;针对患者阴性症状展开训练,培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鼓励患者参加娱乐活动。

1.3 观察指标 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观察患者功能,评分越高患者功能越强[3]。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让患者家属对住院期间护理满意情况打分,满分100,分为满意≥80;一般≥60;不满意<60。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MoCA、MMSE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MMSE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

研究组家属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设计到患者多方面情况,包括情感、认知、思维等情况,但症状因人而异,疾病不同阶段,患者表现不同。部分患者会出现感知觉异常,出现一定的思维障碍,症状较为明显的是情感表达困难,而认知功能缺陷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随着病情不断发展,需要长期治疗[4]。

本文通过将心理行为护理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MMSE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家属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6.67%,P<0.05。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心理行为护理,护士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并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提高其治疗信心。并进行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能够改善治疗依从性;护士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结合心理行为干预,提高患者内心安全感,创造和谐的关系,通过户外活动与音乐,帮助患者适应社会生活,提高认知功能[5]。同时鼓励患者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事项,刺激其他患者加入,改善其社会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实施心理行为护理,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并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汪庆利.家庭护理看护措施对精神分裂症照料者心理健康的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5):2052-2054.

[2]吴凤玉.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2):197,200.

[3]杨慧敏.系统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3):137.

[4]袁朝霞,章秋萍,朱小英等.社會认知与交互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8,17(11):3-6,11.

[5]肖锐.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性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134,139.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研究组家属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