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9-10-21司华更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初中教育策略研究

司华更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所以其思维意识也正处于十分活跃的阶段。物理作为锻炼学生逻辑能力与探究能力的重点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接受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再加上其知识结构体系的抽象性与严谨性,常常成为学生学习旅途中的拦路虎。所以如何寻找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教育 物理课堂 生活化教学 策略研究

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能够将授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建出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运用的实践平台。物理知识虽然结构严谨且抽象性较强,但仍然源自于生活。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将授课重点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下帮助学生能够对抽象的知识概念有更直观的认知与学习,从而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推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1]

一、当前物理生活化教学中的困境

1.生活化意识不足

物理知识概念的背后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将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日常相融合,才能其对抽象知识内容进行更好的学习。初中生思维意识正处于最为活跃的阶段,所以相较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其观察生活的意识已经逐渐显现。但受应试教育理念束缚,教师为保证教学成果与学生考试可以取得良好成绩,在开展教学时的授课内容只能局限于课本的重点知识范围,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意识仍然有所欠缺。另外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思想价值观念与行为活动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虽然已经具备观察生活的意识,但更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的进行观察活动,所以并不能对各种事物的本质有更加直观的认知与了解,导致参与物理课堂学习活动时面对抽象的公式内容,仍然会感到无所适从。[2]

2.生活化资源缺失

为保证物理生活化教学活动能够得到有序开展,教师通常会选择自制教具的方式,帮助学生将课堂内容中教学抽象的概念进行更好理解,从而完成对课堂效果与效率的有效提升。但生活化教具由于制作繁琐,所以通常需要花费教师很大的精力与时间,而且教学质量不会和教师所耗费的精力呈成比例关系,造成教学活动始终很难达到教师心里预期标准。

3.生活化素材选择不当

虽然物理知识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关联性较强,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选择的生活化素材,由于对教学理念认识的不到位,所以课前教学准备并没有很充分,再加上物理课程相较于其他重点学科相比较,并没有受到广大中学院校的重视,许多物理实验设施条件也没有达到教学要求,导致教师始终无法保证教学效率。而且不少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限制,在开展教学任务时经常以自身作为课堂中心,并将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目标,所以单方面的授课教学模式,使教师并不注重对生活化素材的筛选,时常出现出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素材,这种生活化教学对促进教学效率没有实际作用,同时容易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忽略对重点知识内容的掌握,阻碍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途径

1.不同视角下激发學生学习积极性

物理知识结构体系之间的关联性较强,因此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学习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面对枯燥抽象的知识概念,很难真正的激发参与课堂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为此教师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可以在熟悉的视角中,刷新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与认知。例如在进行《测量物体密度》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从学生视角出发,选取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自身思维的发展,思考各种常见物体的重量比较。由于学生是在自身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而非从专业的物理化角度开展对问题的探究,所以往往能够在生活常识与物理知识相融合的基础上,寻找到最佳的解决策略。

2.创设生活情境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

初中生由于思维意识较为活跃,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其课堂注意力,在降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又阻碍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所以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创设为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在熟悉的场景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情境,还可以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结合,从而对复杂抽象的知识更容易产生理解。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压强的物理实验时,可以事先准备好尖头与钝头的两个钉子,鼓励学生到讲台前体会不同钉头被锤进木头时的感受,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产生探究压强与自身感受之间的关联,这时教师就可以正式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其真正的对知识产生了解,并可以举一反三的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不同事例进行解释,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教学目的。

3.利用生活理念解决教学重点

物理教材中的教学重难点通常存在着抽象性较强的共性,而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使这种共性变得具体化,并能够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由于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了较多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所以教师需要合理对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活素材进行筛选,面对一些抽象的原理时,教师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仔细搜集能够解释该原理的生活现象,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挑选最容易使学生理解的素材,使学生能够在结合自身经验的同时,完成对物理知识的有效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作为对学生逻辑意识以及学习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对思维意识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在参与物理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时常感到束手无措。物理源自于生活并在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同时,使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教师需要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对各种物理知识概念进行学习与掌握,才能在真正激发自身参与物理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推动初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伟锋.关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73-174.

[2]罗朝武.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155-156.

[3]张飞.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8(02):54-55.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初中教育策略研究
物理课堂需要“三笑”
物理课堂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