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

2019-10-21张晶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现存问题创新策略小学语文

张晶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应用能力,教师须认真研究阅读教学,在原有教学方式基础上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加强其实践性,让学生可以在加强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提高自身语言学习和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和创新实践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实践阅读教学 现存问题 创新策略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教师要教会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语文言文字,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而学生要想积累一定量的语言文字,需要教师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与参与活动的兴趣[1-2]。就当下小语文教学情形来说,很多教师把侧重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上,而未侧重于培养他们自主进行阅读思考的能力,严重影响了课堂阅读教学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须明确自身教学方式的不足,进而创新阅读实践教学,完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语文阅读与学习兴趣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实践阅读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1.教学目标设置缺乏方向性

語文教师须在有一定教学目标方向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教学课前备案的有效制定,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目标与教学进度的顺利完成,以何为今后的教学打下有力基础[3]。当下很多语文教师对于课前备案并未给予高度重视,教学目标随意制定,有的教师甚至不设定教学目标,导致课堂教学没有一定的程序可言,教师在课上讲授的内容过于随机化,没有一定的步骤,想讲什么内容就随意讲授。有的教师即使对教学目标进行了制定,然而实际课堂内容有时会偏离教学目标,或是教学目标在课上根本发挥不出实际作用。教师虽然在教案上说明了教学目标,但是目标比较模糊,缺乏方向性,无法为实际教学指明方向,课堂阅读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2.教学内容缺乏合理性

很多教师基本上是将语文教材作为授课依据,虽然是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来进行教学拓展,但是教学内容不合理,导致学生对于词语、课文大意的掌握只是一知半解,不能进行深入理解,阅读能力不能在短时间内得以提高,甚至导致学生阅读水平的能力提升过于缓慢,几乎停滞不前,课上阅读学习效果不理想,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4]。由于小学生的精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教师如果只能进行单调的阅读教学,授课形式枯燥无味,很容易导致学生把精力放于其他方面,而不是课堂阅读上。教师教学内容缺乏一定合理性,学生对于阅读没有兴趣,阅读能力自然也就不能得以有效提高。

3.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

当下一些教师仍然采用过去老旧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很多教师喜欢在课上独自宣讲,偶尔让学生发言,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与研究兴趣,学生在被动式的学习中容易产生阅读疲劳,精力不能很好集中于阅读中,基础知识无法得到有效积累,阅读能力自然也就不高。

二、小学语文实践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1.多种阅读方式相结合,深入实践阅读教学

语文教师可多训练学生阅读技巧,采用多种阅读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一般可采用快速性阅读、目标性阅读、细读三种阅读方法来进行阅读学习。学生可通过快速性阅读大体对课文文意有所掌握,一般用于阅读教学计划初期,教师引导学生从大体上来感受课文文意,如在《炎帝创市》的学习中,教师先让学生快速阅读,掌握大体文意即可。教师通过课堂问题的设定来引导学生完成目标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问题的思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针对以上课文来说,教师可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来阅读课文,如:“炎帝为什么让人们在正午时分于人口聚集的中心地带进行产品交换呢?”细读法则要求学生可以逐句阅读与理解课文,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标注,并主动分析或探讨学习,以促进自身理解力的提升。

2.创新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应积极学习先进技术,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在小学语文中,教师阅读教学的水平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师针对教学现状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完善,才能进行合理课堂教学活动的拓展,进而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阅读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在课上融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拓展,例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时,教师可播放与庐山云雾有关及庐山其他有特色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庐山的美,增加感情体验,提高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趣,与作者发生情感共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心中的美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拓展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思维活跃性高,教师可以在阅读教中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定为教学目标,促进他们思维的发散,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学会如何对掌握的知识加以应用,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上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自由、轻松阅读的环境,将学生课堂学习与讨论兴趣激发出来,如在《平分生命》的学习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阅读情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平分生命的看法,在阅读前与阅读后分别让学生对平分生命这一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学习中积极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另外,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文章来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结语

综上,当下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目标缺乏方向性、教学内容缺乏合理性与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因此,教师可创新阅读教学内容与方法,多种方式结合来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阅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春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9,(22):44.

[2]赵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赤子,2019,(4):220.

[3]吴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6.

[4]刘君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8):88.

[5]张淑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解析[J].语文课内外,2018,(36):188.

猜你喜欢

现存问题创新策略小学语文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高校跨学科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