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常态与就业观分析

2019-10-21李菲菲陈允华

青年生活 2019年4期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就业问题

李菲菲 陈允华

摘 要: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促使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在已有市场机制下,面对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随之产生。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偏低,逐渐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就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常态与就业观进行研究分析,帮助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成为了当前社会、学校等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观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育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程度紧密相关。现如今高校教育步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历届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在市场岗位需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日渐提高。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一旦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势必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存在,除了影响到当代大学生,还会对步入高等院校的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一旦持续未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势必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常态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也逐渐由精英教育模式转变为大众教育模式。尤其是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促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持续增加,高校每年毕业生也随之增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当代大学生失业率持续上升。例如2012年,高校毕业人数为680万,就业人数仅612万人,未就业人数达到了68万人,就业率为90%;2013年,高校毕业人数为699万,就业人数为559.2万人,未就业人数达到了139.8万人,就业率为80%;2014年,高校毕业人数为727万,就业人数仅为508.9万人,未就业人数达到了218.1万人,就业率仅为70%;2015年,高校毕业人数为749万,就业人数仅为541.8万人,未就业人数达到了202.2万人,就业率仅为73%;2016年,高校毕业人数为756万,就业人数仅为548.9万人,未就业人数达到了207.1万,就业率仅为72.6%;2017年,高校毕业人数为795万,就业人数为556.5万,未就业人数达到了238.5万,就业率仅为70.3%。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偏低。总体而言,大学生失业原因主要有总量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制度性失业以及自愿性失业。总量性失业,造成此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大学毕业生总数不断增多,造成就业空间总量不断缩小,市场无法提供充足的岗位,满足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实际需求。结构性失业,特定行业或者是地区因素,带来的技术升级,结构调整等问题,造成就业机会不断减少[1]。制度性失业,造成此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部分行业设定了户口等要求,尤其是就业协议,对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自愿性失业。大学毕业生自持有专业能力,在选择工作时,由于自身意愿的存在,对现有工作不满,从而选择暂时性失业。具体言之,大学毕业生抱有从业愿望,希望在选择岗位时,能够选择与专业相符的工作岗位,同时要求高收入、高福利等,另外,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会重点考虑晋升、行业发展前途等。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出现自愿性失业。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社会发展趋势

首先,失业普及。就现代市场发展趋势,就业率持续偏低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发展趋势[2]。发达国家作为未来方向发展践行者,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经验,需要我们选择性借鉴。纵观全球失业问题,分析其本质原因在于全球技术逐渐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传统工作岗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大部分现代工业产业,劳动力等由智能化机器替代,市场岗位需求不断缩减,造成全球失业率持续上升。中国现有国情,也是如此。其次,劳动力市场的去职业化。失业率的持续增加,主要表现在就业的不稳定特征日渐显著。具体表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增加了市场需求,然而在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岗位需求不断缩减,由此两者形成矛盾,造成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偏低。

(三)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基本问题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到大众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同时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4]。伴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偏低问题的出现,社会中部分人提出了“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言论。总结当代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超越正常量;二是對自身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三是职场关系网不大,甚至乎职场关系存在严重矛盾;四是个人情感问题无法解决;五是存在其他影响因素;六是自身适应能力有待提高,无法适应公司现有管理制度与文化;七是心理健康问题及身体健康问题;八是个人工作能力与综合素养无法满足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九是经济压力过大;十是个人发展空间小,个人价值无法体现[5]。

二、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分析

(一)社会形态影响

根据有效研究结果分析,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要想真正意义上解决,需要立足基本社会形态,综合分析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例如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带来的影响,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等。自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工业化进程已经有了70年,工业发展迅速。但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社会诸多领域中的应用,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网络的发展,全球社会经济朝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信息社会下,对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掌握丰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上述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无法回避的,需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引起高度重视。

(二)影响就业观念形成的具体因素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形成,除了大学毕业生群体特殊性与就业难度之外,还包括长期大众化状态的就业观念与现代教育观念的矛盾[6]。就业观念与教育价值的转变具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人们在长期受到同一种就业观念与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思维。现阶段,就业难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高等教育个人投入与收益预期。通常情况下,一个人需要完成高等教育,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并经历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等多个阶段,在整个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精力、资源以及资金,这使得学生与学生家庭对高等教育存在较大的收益期望。其次,生存成本。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而言,生存成本也随之增加,然而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无法获取相应的薪酬。最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国家最后一道保障,主要用于保障失业人员等人群基本生活条件。因此,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会优选选择具有社会保障体系的企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不断增加,就业率持续偏低,严重影响到社会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学毕业生需要积极克服心态问题,不断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功利性期望,帮助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张晓娜.高校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以声乐专业毕业生为例[J].艺术评鉴,2019(02):162-164.

[2]王冰,吴治锋,张鹏.医学院校学生就业问题探索——基于河北医科大学2013~2015届本科毕业生跟踪评价[J].中国校外教育,2019(03):104-105.

[3]田璐琳.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究——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8(23):50-52.

[4]尕桑拉毛,张国恒,安秀加.藏汉双语类大学就业问题研究——以A高校17届物理学(藏汉双语)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21):50-53+59.

[5]董丽,魏锦亮.农业类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知识准备与就业问题——基于华南农业大学的调查[J].教育现代化,2018,5(39):285-287+292.

[6]祁燕.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以山西省某市高校毕业生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8(26):141-142.

猜你喜欢

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就业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在中职化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究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三步法则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试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