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调研研究

2019-10-21钟双喜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双创调研思政

摘 要:通过对江西五所高校的调研,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的原因,提出应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作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力量方面,促进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去年10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1]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来看,两者之间双规运行的问题还比较普遍,融合交汇程度较低。因而,推进两者之间的融合和互动,有利于改善高校的教育生态,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为更好地了解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发展情况,根据江西省近几年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绩,选取了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五所高校进行问卷调研。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调研对象包括学生、教师、辅导员、创新创业学院管理人员和学工干部。此次调查发放问卷共50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469份,有效率为93.8%。

从整体调研情况看,五所高校依托自身的办学特色,营造了良好的双创教育环境。调研数据表明,78%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学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74%的受访者表达了有创业的想法,67%的受访者认为双创教育有利于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82%的受访者认为双创教育对于认识社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调研也反映出目前的双创教育还存在发展短板,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创新创业教育“重技能轻德行”。对面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高校把双创教育作为一种拓宽就业渠道的手段,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偏向于传授技能,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接近95%的受访者表示,在职业道德、艰苦奋斗、承受压力等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存在缺失。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创新创业教育脱节的原因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薄弱

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两个教师队伍,两本教材课本的问题。从师资结构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来自创新创业学院,所授课程都以教师自身研究领域为中心,从事两者融合研究的教师较少,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的教师少之又少。从教材课本看,目前还未有符合我国国情,将思政教育融入双创教育的教材。这些问题都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薄弱的现实问题。

2.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视不足

调研中发现,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习效果也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在授课过程中,更偏向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创新创业精神、品质、意志的培养。高校对于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认识不足,极大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瓶颈,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更会阻碍国家创新型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认识同样也存在问题。大部分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的教育,而思政教育是思想品质的教育,两者不具备融合性。

3.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会贯通的师资力量匮乏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够充分。目前从事双创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来自学生工作相关人员,如辅导员、团队、学工处管理人员等。他们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整体而言,目前高校缺乏具有实战经验的教师队伍,这种困境不仅存在于所调研的五所高校,应该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情形。导致在授课过程中只能理论来理论去,难以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

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作用

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程内容丰富,发挥思政课程的教育渗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2]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唯物辩证法与双创教育融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商业发展的历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艰苦创业和奉公守法的精神;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讲述国内外经济形势,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商业机会。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应着眼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从制度供给上做好将思政教育融入双创教育的顶层设计,以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原则为导向,以创新创业教育为重要抓手,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政品质、道德水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3]

3.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力量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水平决定着教学质量水平,高校一方面应不断优化、培养、提升现有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应大力引进具有实践实战经验的教师充实教学力量。高校还应借助外力,发挥好校友资源,邀请知名企业家开展讲座、培训,以拓展双创教育的校外专家渠道。鼓励双创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比赛,以赛代练,不断提升双创教师团队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10/18/content_5332026.htm

[2]黄志媛,尹建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J].科教文汇,2019(7):28-29.

[3]钟双喜,胡伟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新教育时代,2018(44):228.

猜你喜欢

双创调研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