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放牛班的春天》中的视听语言及音乐运用
2019-10-21谭晶柯
谭晶柯
摘要:视听语言是表现电影叙事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种影视艺术,它包含了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导演克里斯托弗·巴拉蒂运用大量的视听语言,将孩子们由最初的顽劣不公到最后以歌唱的形式将爱展现,通过镜头语言与音乐结合,将影片的叙事及主题得以展现,本文以《放牛班的春天》为例,对电影中导演所运用的视听语言以及音乐运用进行分析及研究。
关键词:视听语言;音乐运用;教育
一、前言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一部典型的法国电影,不像好莱坞电影一样炫技特效,没有宏大的主题也没有激烈的场景,导演没有通过大悲大喜的煽情以及夸张的戏剧结构来展现电影,只是通过朴素的生活镜头以及细微的爱,展现了池塘之底中小人物的成长,“爱”的主题在电影中是最简单的,但又是最难表现的,而本部电影通过视听语言与音乐运用完美的将师生的“爱”表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人生充满着希望。
二、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视听语言
(一)叙事线索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有两条明线,都围绕着线性的顺序展开,一条是莫朗杰在池塘之底的生活,一条是以回忆马修老师的日记本中展开的生活。在影片中个人认为还有一条暗线,那便是马修老师和莫郎杰母亲的感情线索,在影片进行到30分钟时,导演运用推镜头从中近景到近景,通过情绪的递进,展现马修老师对莫郎杰母亲一见钟情,从而埋下了两人的感情伏笔。在到影片51分钟时,导演在影片中运用了唯一一个倾斜式构图,利用广角镜头通过镜子道具,将叙事空间变大,表现出了马修老师将要见到莫朗杰母亲前内心的慌乱,马修老师与莫郎杰母亲在教学楼下聊天,被莫朗杰从楼上泼墨时,马修老师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狼狈,这也寓意着马修老师与莫郎杰母亲的感情路线呈下坡趋势。
(二)色彩运用
影片在叙事过程中,导演选择了主导色彩,主观的营造出先冷色调后暖色调的视觉气氛,通过色彩的变化与对比将故事进行叙事。[1]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是灰白色调,后半部分主要是暖色调,马修老师刚来的时候是冬天,刚进到池塘之底是弥漫着雾气的,连树木和学校的建筑都是冷色调的,在影片进行到28分钟时,莫朗杰被关禁闭,运用框架式构图,导演用冷色调硬光以侧光的形式展现出了他的叛逆与被禁锢,运用冷色调的硬光展现了莫朗杰性格的顽劣与叛逆。在影片第44分钟时,莫朗杰逃课去看母亲真实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通过雨天的环境加上冷色调的色彩,展现了在那个年龄我们都曾拥有的一种“叛逆”。电影通过季节的变化——冬天流逝,春夏来临,通过色彩由冷调变为暖调表现出孩子们内心的转变。同时,通过色彩的运用将校长的压迫式教育与马修老师爱的教育作为对比,阐释了教育的正确方法和真正意义。而在人物服装上导演也别有用意,影片的服装色彩大多都是黑、白、灰三种色调,而老师们的服装也都是正装或是衬衣,通过服装展现出了池塘之底的老师死板与“规矩”,也侧面表现了老师们管理教育方式的死板。[2]
(三)道具运用
在马修老师刚进入池塘之底的教室中便看到了一个叼着烟的骷髅,这展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反抗,叛逆,敌对,戏谑,这也意味着马修老师面临孩子们的叛逆敌对才刚刚开始。
在影片中多次出现铁栅栏与铁门,在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中也多次出现铁栅栏,这些意象都表示某种禁锢,在《放牛班的春天》电影中多次出现的铁栅栏与铁门也正寓意着这群孩子们被池塘之底的教育所禁锢,导演多次运用道具,将剧情串联,从中起到隐喻及暗示的作用。日记是在电影一开始出现的,在电影中一共出现过四次。它不仅仅起到了以倒叙回忆的方式叙事故事的作用,也将莫郎杰和佩皮诺在影片的开始有了交集,故事才得以顺利的进行叙事。在日记本中,马修老师记录总结了孩子们在慢慢的改变。
影片在第18分钟,25分钟,48分钟,53分钟以及74分钟时,多次出现了台灯,橘黄色的灯光以逆光剪影的方式展现马修老师,现实中他本是一个矮小的身材,但在逆光剪影下,显示出了他庞大的身躯,运用隐喻蒙太奇刻画出了马修老师的高大,他用爱的方式教育启迪孩子们,而台灯也隐喻着马修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3]
在影片第57分钟时出现了纸飞机,纸飞机在影片中是一种意向,它是一种寄托,在春天来临孩子们将纸飞机飞起时,就连校长也被“感化”,站在凳子上折起纸飞机将飞机射出。在影片第87分钟时,马修老师离开学校,在转弯处,温暖的阳光与纸飞机通过暖色调展现出来,在高大严肃的教学楼中,窗户是那么高而又那么小,但却挡不住孩子们将飞机折起从窗口中射出,那便隐喻着孩子们心中的希望和理想,通过纸飞机传达出每一个人的愿望,柔弱的小手从窗中探出,在高大严峻的教学楼对比下,导演从而将影片推向最高潮。
三、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音乐运用
影片中在孩子们偷走老师的乐谱在晚上戏谑老师的歌谱时,马修老师不但没有让他们停止,而是让他们继续“戏谑”。在马修老师的眼里,通过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掘了孩子们身上对于音乐方面的闪光点,他们也同样承载着马修老师对音乐的梦想。影片通过音乐,以马修老师的音乐教育从而感化了孩子们,通过排练合唱,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每一个孩子,发掘出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在吵闹乱遭的寝室中,孩子们边唱边讽刺马修老师,他们的状态是开心的,这种状态对于马修老师虽然是一种嘲讽,但也为后文马修老师通过音乐将孩子们感化埋下了伏笔。在孩子们分声练合唱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喜欢的歌曲,虽然他们不明白曲子的含义,但音乐是纯粹的,观众可以看到他们对于音乐的喜爱,正是通过音乐,马修老师和孩子们从敌对到合作,从一开始的戏谑,到老师给他们打拍子他们认真的跟着节拍唱歌都可以看出来,孩子们在马修老师以音乐的方式教育感化下,唱出了美妙动听的歌声,马修老师通过艺术的音乐美,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的变化以及孩子们的闪光点。音乐是感性的,也正是音乐的特性,从而刺激到了具有音乐天赋的莫郎杰,而他也是通过音樂,从反抗叛逆到偷偷地私下训练唱歌,再到听从老师的教诲,这为他最后成为著名指挥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4]
影片中让人难忘感动的一个片段是伯爵夫人来观看合唱团时,因为莫郎杰向老师泼墨水而受到惩罚的他不允许加入合唱团的演出,而只能在一旁观看,就在莫郎杰独唱的部分,马修老师让独自受罚的莫郎杰重新加入了合唱,进行了独唱部分,而这次马修老师通过音乐的教育,让莫郎杰对老师产生了感激之情,体现了马修老师的宽容与博爱,更能体现出马修老师的教育之本。导演在这一段中通过镜头内部蒙太奇与音乐的结合,让观众深深地感动。
在歌曲《海面上的清风》中表现出了孩子们加入合唱团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音乐中优美舒缓的节奏映衬着池塘之底春天的到来,通过音乐的感化,寒冬逐渐消失,冷色调转变为暖色调,音乐中慢板节奏,八度大跳的旋律,将观众带向美好的向往中。
四、结束语
《放牛班的春天》通过视听语言与音乐运用相结合,让我们看到了池塘之底的孩子们从顽固恶劣转变为善良可爱,马修老师通过音乐的感化将孩子们天性中的善良与可爱挖掘出来。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了平等,自由,博爱。显然,马修老师通过音乐教化孩子们是成功的,他通过音乐潜移默化的将孩子们改变,莫郎杰在马修老师离开之后也被母亲送到了音乐学院进修。马修老师不像校长一样追逐名利,而是用音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并去细心感化教育,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快乐,马修老师通过音乐教育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导演也运用音乐将我们观众的心灵进行了洗礼。影片在最后以缓慢上升的长镜头加以配乐为结束,让观众像欣赏名画一样回味无穷,不想结束这场温暖而又治愈的故事,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教育思考。
参考文献:
[1]陈梦羽.《放牛班的春天》视听语言分析[J].新闻传播,2018(14):15-17.
[2]郑斌.谈《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的美学功能[J].艺术科技,2016,29(01):188-189.
[3]李祉婳.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主题赏析[J].电影文学,2015(19):128-130.
[4]马瑞阳.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主题音乐与叙事节奏[J].戏剧之家,2015(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