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表演艺术中共性与个性关系的研究

2019-10-21高菲菲

黄河之声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共性个性

摘 要:钢琴表演艺术是一个二次演绎的过程,在演奏过程中,不仅要求表演者的技巧过关,更重要的是,将创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传递。如何让钢琴中的共性表达的不落俗套,又能融入自己对此曲的认知与见解。这在钢琴表演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在钢琴表演中,如果想让作品深入人心,在作品中就必须有演奏者自己的创意,但是个性化太过突出,聆听着便会很难听懂。所以,钢琴表演艺术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共性和个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钢琴表演;共性;个性

时代的进步,让人们对艺术的热爱也愈发强烈。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让艺术变得更亲民了,欣赏艺术的人群不在局限于上流社会。学会一门乐器是每个孩子成长所必备的专业课。在众多的乐器之中,钢琴就成了首选。钢琴表演的是否成功,不仅在于钢琴技法是否熟练,还在于是否可以将自己的个性表达出来,感染聆听者。这便要在钢琴表演艺术中寻求个性与共性。

一、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共性”概念

(一)共性的含义

“共性”的含义是形容事物的共同性质结构。是事物所具有的一般、普遍、概括的性质或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共性”。在一首钢琴曲的创作中,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的创作目的和背景,即使是同一位作曲家,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也有不同之处,某些作品反应的是创作者某个年龄段的感悟。而钢琴的表演艺术,是将作品进行二次演绎,演奏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创作者通过此作品所想表达的展现在聆听者的面前。换言之,创作者赋予钢琴作品的内涵与情感就是表演艺术中的“共性”,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要尊重创作者的创作目的与意图,同时还要尊重创作者,断然不可违背创作者。许多的钢琴初学者,他们学习一个练习曲,最先要了解的就是作品的创作者,还有此作品的创作时间与创作背景。以便于在学习过程中正确的传达出作品的情感,这便是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共性[1]。

(二)共性在钢琴表演艺术中的体现

其实“共性”一词在大众生活中很常见,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词语。“共性”在艺术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演奏者要准确的传达出创作者所想表达的艺术情感,这体现了作品的共性;二是要求演奏者在当下潮流中,找到既能表现出原作品的真实情感,又可被大众所接受的演奏方式,这体现的是表演形式与艺术潮流之间的共性。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从古至今,这首钢琴曲被许多钢琴家演奏过,其中有郎朗,李文迪,孙岩等,他们从演奏方式,演奏技巧,以及细节的处理都不相同,但是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却是相同的。压迫已久的人民取得了胜利,远远传来的命运的威吓声,中断了狂欢的高潮。但已对人民造不成威胁,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脚步了。于是,辉煌、明亮的第一主题再次响起,以冲天的气势,排山倒海而来。这表现出艰苦的人民通过与命运的决战,不屈不挠,终于以光明战胜了黑暗,取得了胜利,心情无比喜悦与欢快。不同的演奏者在演奏此乐曲时,会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从而表现自己的个性。但是他们表达的感染力是相同的。这便是共性在艺术中的体现。

二、钢琴表演艺术中的“个性”概念

(一)个性的含义

“个性”是特殊的一种外在表现。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也都有自己的个性。好的钢琴作品,之所以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流传下来,一部分原因是作品能够反映一定的历史意义与背景,更大一部分是因为每位演奏者,都可以顺应着时代的潮流,加入自己的想法,改变作品的细枝末节,让大众所去接受。对于钢琴初学者来说,学习钢琴都是从照搬曲谱所开始的,只有将曲谱演奏的特别熟练,才能体会出演奏者真正所想传达出的情感。而优秀的演奏者除了创作与演奏自己的作品之外,他们演奏一些经典曲目时,往往也融入了自己的风格,这便是钢琴表演艺术中“共性”的含义。

(二)个性在钢琴表演艺术中的体现

每位演奏者都有自己的风格,他们各不相同,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正是因为如此,钢琴艺术才那么的充满乐趣。毋庸置疑,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所创作的曲子也广为流传,其中《致爱丽丝》是最被大众所熟悉的。这首曲子的创作灵感,有好多版本,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女孩,为了帮助失明的老人看见大海和森林的愿望,四处求助他人,贝多芬听了十分感动,为此他创作了一首美妙的曲子。这首曲子让失明的老人,重新看到了耀眼的阳光,茂密的森林,汹涌的海洋和可爱的海鸥。这首曲子,通过不同演奏家的演绎,在传达出同一情感的同时,又让聆听者听到了演奏者们对于这首曲子的不同见解。“个性”对于每一个演奏家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贝多芬,也永远只有一个莫扎特。人们永远也不会将贝多芬认成了莫扎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虽都是顶级的音乐家,但他们又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这是谁也取代不了的。

三、“个性”和“共性”之间的联系

(一)“个性”和“共性”的关联性

一个好的演奏家,往往不是只会弹奏,准确表达情感的人,也不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原作品之上的人。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一个演奏家必须具备的。在钢琴的艺术表演中,演奏家对于作品的二次演奏,如果只传达出了创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拥有了表演艺术中的“共性”,却缺少了自己的灵魂。如果演奏者过分强调自己的“个性”,将原作品的情感表达的七零八碎,那么他的演绎,也是注定失败的。一个优秀的演奏家,所必备的能力就是要将钢琴演奏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完美的联系起来。可见“共性”与“特性”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二)“个性”和“共性”的互斥性

个性和共性的词意本就是相互排斥。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如何寻求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词意的本身来讲,个性是自己的特点,而共性是作品中都有的一部分。个性和共性之间也有着相互排斥的特点。正确的认识表演艺术中的个性和共性,二者既可以相互转化又能同一共存。个性之中存在共性,而共性中也存在着共性。

四、在个性和共性中寻求统一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优秀的藝术家,他们一生都在找寻着钢琴演奏艺术中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中国第一代钢琴演奏家巫漪丽,一首《梁祝》震惊四座,余音绕梁。巫漪丽出身名门望族,幼年时与钢琴结缘,自此以后,巫漪丽便与钢琴为伴,直到去世。是真正的与钢琴为伍,是真正的伟大的钢琴艺术家。巫漪丽每每弹奏,聆听者总会跟她说:“巫老师,您不是在演奏,您这是在跟我讲故事啊!”巫漪丽弹奏钢琴时,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与原曲相织相融,不仅将钢琴演奏艺术中的共性准确传达,还将自己的个性完美表达。在演绎中,让个性与共性完美统一。

五、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表演艺术的“共性”与“个性”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优秀的演奏家,往往都具备这着将一支曲子完美演绎出来,在演奏中既准确传达了创作者本身的情感,又可以在作品中渗入自己独特的见解。总之,在钢琴的表演艺术中,二者不可重合也不可分割。在钢琴表演中,共性与个性是体现在不同的方面的,表现手法,演奏技法是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共性,曲风,表演风格则是表演艺术的个性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潘雅清,王晨成.钢琴表演艺术中共性与个性关系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7,21:239-240.

作者简介:高菲菲(1984-),女,江苏泰州人,研究生学历,泰州学院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共性个性
浅谈书法与城市雕塑之间的联系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浅谈幽默式教学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语言表达重“个性”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