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10-21仇文婷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依从性研究组常规

【摘  要】目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多样性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从2016年12月-2019年4月期间,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中抽选100例,以护理方式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分别是常规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实施多样性护理方式),对两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展开对比。结果: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多样性护理方式,有助于增强患者依从性,提升疾病认知,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多样性护理方式;糖尿病;应用价值;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70-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以血糖上升为主要特征,是由患者胰岛功能异常或胰岛素分泌过少从而导致致血糖过高,主要症状为多尿、暴饮暴食、体重下降等,严重时还会对人体血管、神经等造成损伤发生功能性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1]。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缓解病情,同时还应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增强患者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进而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本文就我院2016年12月-2019年4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探究多样性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2月-2019年4月期间,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中抽选100例,以护理方式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分别是常规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实施多样性护理方式)。常规组:男女比例27:23,年龄24-76岁区间范围,中位年龄(47.35±3.21)岁,最长病程17年,最短2年,平均(7.42±3.11)年。研究组:男女比例26:24,年龄25-78岁区间范围,中位年龄(47.44±3.36)岁,最长病程15年,最短1年,平均(7.21±3.23)年。经统计学对两组一般资料展开对比,差异小P>0.05,可比性高。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含饮食、用药指导、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心理疏导。

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采用多样性护理方式:(1)疾病、健康知识,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诱病因素、临床症状,治疗药物等,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血糖监测的方法,并在家中配备血糖监测仪,以便随时掌握血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2)心理指导,糖尿病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随着病程的增加,患者的信心被逐渐消磨,因此需主动与患者沟通,掌握其心理动态,使其明白长期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及目的,并以开展社交活动、团体活动、病友会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使其能够积极接收治疗[2]。(3)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指导,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糖饮食为宜,开展饮食课堂,指导患者学会自我饮食搭配。(4)将用药剂量、方法、时间等标贴在较为醒目的位置,避免患者误服、漏服等情况的发生,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并向患者讲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紧急处理措施。(5)根据身体、病情等指导患者合理运动,如羽毛球、太极等,随身携带糖类[3]。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变化,指标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4]。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的形式录入,行t检验。以P<0.05为参照标准判定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血糖水平评价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均处于同一水平,差异小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如下表

3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且呈现出年轻化发展的趋势,患者长期处于升高的状态,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因此临床在进行药物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常规护理针对性不强,方法较为简单,因而患者依从性不高,没有重视心理方面的护理,进而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多样性护理突出多样性,弥补常规护理方面的不足,从疾病健康知识、饮食、心理、运动、用药等方面给予患者全面,丰富的护理内容,更好的满足患者健康需求。多樣性护理通过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进而提高治疗及护理依从性,用药指导及血糖监测,可以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结合科学的饮食护理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并根据运动指导,增强患者体质,提升其抵抗力,通过用药及规范生活行为,控制病情发展,同时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多样性的护理方法,可以增强患者疾病认知,提升自我护理水平及患者依从性,进而改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秀英.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心理月刊,2018,13(11):52. [2]张芳.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101-102. [3]武文燕.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9(10):88-89. [4]张宏艳.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2):137-139. [5]王丹阳.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3):161-162.

作者简介:

仇文婷(1983.10-),女,籍贯(省市)湖北省武汉市,本科,目前职称:护师,单位全称: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科室:内科,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猜你喜欢

依从性研究组常规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常规之外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