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19-10-21刘洪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刘洪清

摘 要: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重要基础,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暴露出众多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综合素质不能获得提升,众多教师运用传统的理念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热忱逐渐下降。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生本教育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中,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同时,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具备生本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吻合,阅读教学不能顺利开展,此种现象应获得教师的高度重视,改良传统的教学手段。

一、生本教育的概念

生本教育为一种教育思想與方式,将学习当作基础性内容,生命作为根本,在课堂中,学生会不断感知各种生命万物,意识到自身的课堂主体地位,课堂学习中形成优良的价值观[1]。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基础,教师在课堂中扮演主体角色,其会不断地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感知一系列知识。此种教育手段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育过程变得十分失衡,生本教育对常规教育模式进行了革新。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偏向政治工具化

当社会政治环境发生变化时,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行为都将发生改变,即使学校中具有思想政治课,但语文课本中也蕴含着众多思想政治内容。教师会详细地了解各种政策,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法实施改革,造成教学中缺乏人性化的思考,单纯地依靠时代特征来传授语文知识,教学效率不能提高[2]。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学中注重自主合作的手段,教师在课堂中发挥引领的地位,然而教师过度的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虽然学生融入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但是交流过程中未受到正确的指导,自主合作过程的目标丧失,学生也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思想,教学目标未实现。最终,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偏向政治化,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足。

2.教学过程单调

现今存在教师一味地向学生传授各种语文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此种教学过程过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学生缺乏充分思考各种问题的时间,思维变得更加僵化,不能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在单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未知晓阅读的本质内涵,教学过程十分消极,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占据权威性的地位,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未优良的融入各种课堂活动中。此外,教学中的课堂活动不足,学生不能具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个性未获得彰显。最终,在单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未良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成长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才,不能顺利地融入社会中。

3.学生语文整体素养不佳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应该显著增强,在阅读每一篇文章中,都需系统的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然而众多学生已经丧失了语文阅读兴趣,轻视语文科目的地位,认为考前学习时便能取得优良的成绩。在错误学习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的兴趣会逐渐降低,不能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点,综合素养未明显提升,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将遇到阻碍。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激发情感

各种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科目充满无限热忱,良好的融入各种课堂活动中,同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加深,积极的感知作品中的人物想象,变成课堂中的主人,知晓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习效率明显增强。教师应运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能充分阐述自身的见解,如在讲述《金色的草地》这一内容时,学生扮演兄弟二人来还原玩蒲公英时的场景。学生们会感受到草地所带来的乐趣,教师摆脱了一味地传授模式,课堂气氛变的较为活跃,学生体会到语文阅读的乐趣[3]。最终,教师参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阅读效果,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阅读素养会提高,对语文科目产生正确的认知,学习兴趣大增。

2.感悟阅读作品

教师借助各种情感来积极地引导学生,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多元化,对每篇文章充满无限的阅读兴趣,充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外,学生不仅能学到浅层次的知识,精神也会发生变化,各种情感被充分激发,认识到语文阅读作品的魅力。当学生充分的感悟各种阅读作品后,学习积极性才会增长,如在讲述《桃花心木》这一文章时,教师讲述此篇文章所引申的含义,小树苗会优良的适应环境所带来的考验,今后的生长过程才会变得更加优良,引申出文章所传授出的中心思想。此外,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学生充分的感知阅读作品,另外,学生间会不断讨论,交流自身的思想感悟,学习自信心也会增加,体会到语文科目的魅力。最终,学生不断的感悟各种阅读作品,阅读方法发生变化,额阅读效果形成积极。

3.增强综合素养

为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大幅度增强,教师应不断的引领学生,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监督,促使其认识到阅读的真正意义,综合素质迈上崭新的阶段。此外,教师需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其个性发展,如在学习《揠苗助长》这一内容时,禾苗不遵从自然的生长规律,不能达到长高的效果,反而会死亡。在生本教育思想的情况下,教师参照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其进行个性化教学,学生全面的了解本节课的中心思想,阅读效果变得更加优良。此外,师生间的关系应该变得较为融洽,二者间需加强交流,另外,阅读与写作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当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后,写作技能也会增强,写作中具有更多的思想感情。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认识到生本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促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当运用各种优良的阅读手段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获得全面发展。最终,教师对阅读教学进行充分思考,注重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教学质量迈上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王摆.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2017,13(12):136-138.

[2]王小红.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 新课程学习·上旬, 2014(4).

[3]谢雪芬.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措施分析[J].课外语文,2019,06(6);18-20.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