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在培养学生的数感

2019-10-21谭康强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感加强培养

谭康强

【摘要】  数感是人对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应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数感;定量刻画建立数感;调查实践强化数感;解决问题升华数感。

【关键词】  加强 培养 数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5-230-01

数感是指对数的含义,计算技能、数的顺序大小,数的多种表达方法、模式、数学运算及结果的准确感知和理解等,数感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凡从事的学习数学活动和生活实际几乎每天都接触到它;说它陌生,是因为《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提出来,数感表示着一个人在数、数字系统和运算具有意义观念。

通俗地说,数感是人对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经常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如“瞧,你家住房的面积真大啊,有300平方米吧!”“今天天气太热了,已达35'C.”“最近他发了,赚了100万。”又如,一个儿童在数数时,知道最后说出的数字就是所数过的一群对象的总数。没学过除法的儿童在平分物体时,知道一个一个地分。这些都表示对数有了一定的概念。像这种把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那么,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数感的培养呢?笔者有如下几点探究:

1. 结合生活,让学生体验数感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从校内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例如教学“克”“千克”时,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分硬币重1克,4粒黄豆大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肥皂、药片、黄金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体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在教学“长度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如你今年几岁?班级号是多少?你的鞋号是多少?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急救中心电话号码是多少?这些数据、单位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这种“亲数学”行为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数感。

2. 定量刻画,让学生建立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字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状态,并从中进一步认识定量刻画事物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全面发展。如引导学生进行如下的游戏活动:多媒体显示彩电、冰箱、空调等,让学生猜测它们的价格(生1:冰箱价值2000元;生2:高了。生1:1500元,生2:低了。生1:1600元,生2:低了。生1:1700元;生2:低了。生1:1800元,生2:高了。生1:1750,生2:低了。生1:1780元,生2:正确。)如此猜数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把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本领,又渗透了用“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这样的交流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3. 调查实践,让学生强化数感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继而确立应用数学的信心,是形成良好数感的重要条件

鉴于此,教学就应打破概念到概念,从课堂到课堂的数学应用僵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感的体验。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数据分类整理”时,可让学生根据呈现的问题去搜集数据,再分类整理到做出决策。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或了解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了统计思想,领悟了统计方法,也在调查实践中强化了学生的数感。

4. 解决问题,让学生升华数感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題数学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建立数感。例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可联系电视节目时间表去了解“24时计时法”,既通俗大众,又日常可见。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而且使学生在开放的信息中不断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去培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从而使生活成为学习数学、建立良好数感的突破口。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沈阳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数感加强培养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