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才”培养与教育途径

2019-10-21王秋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培养人才家庭教育人才

王秋芳

摘 要:教育,从来不会立竿见影,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形成于方方面面。教育的途径也不是学校这一条,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大环境教育共同搭建。人才的培养首先要重视立德先行,德才兼备是人才之根本。

关键词:培养人才 立德先行 家庭教育 社会大环境教育

人类文明发展离不开教育,人们通常一谈到教育就只会联想到学校的教育,认为教育就是通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最终培养出高校才子。实际这种想法太片面,教育目的首先就是培养合格的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更进一步才是培养就是培养优秀的人才。合格的人应该是能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遵纪守法,具有健全的人格,堂堂正正做人的人。而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就必须具备较高“情商”与技能。在大家眼里只要是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就等同于“人才”。由高校培养出的人才里面,总是有些有的“人材”唯利是图、伤风败俗,道德败坏又是什么缘故?“吴谢宇事件”一出来又令多少人唏嘘不已,不禁让人思索:我们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毋庸置疑,吴谢宇是个高智商的人,在学业上,他超乎常人,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并不仅仅只有高智商,还应该有高情商——控制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有处理一些无法用公式、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人重新定义学霸不完全等于人才储备。当然,这并不是否定获取课本知识与智商培养的重要性,但应该提出“情商”等同“智商”的重要性、提出教育要探索培养怎样的人才、要提出实施教育的途径不能只靠学校、提出教育目的不是靠学校一方就能达到需要家校合作。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大环境对一个人是否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校合作理念”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必要的,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只需要提供生活所需,把孩子交给学校,一切教育都是学校的事情,这种想法是对孩子的极大不负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家庭教育的思想应该与学校教育保持同一,例如:学校教育教导孩子要仁爱、友善。家长的家庭教育却教导孩子自私自利,这样不和谐统一的教育下能出人才吗?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表率是重中之重,家长凡事应该以身作则,这样不仅给孩子形成良好的教育榜样同时也给社会大环境教育形成正能量。当前“家庭讲师团”的建设也是服务于社会大环境教育。教育,从来不会立竿见影,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形成于方方面面。教育的途径也不是学校这一条,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大环境教育共同搭建。

人才的培养首先要重视立德先行,德才兼备是人才之根本,从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都自私自利甚至唯利是图的现象来看都是德行教育不够到位。网络上现在有很多关于:“人没有了信仰和敬畏,就没有了廉耻之心,极其可怕”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于从社会教育大环境角度是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也能警示我们教育思想。没有信仰就不会有敬畏,同时也就没什么东西能束缚心灵。于是,物欲横流,没有信仰没有敬畏心的人们就只是疯狂地追求物质利益,而且追求得是那样不择手段。谦逊、善良、宽容、节俭、助人、尊老、爱幼……人类倡导的这些美德在他们身上越来越少了,人与人之间也变得越来越冷漠和“实际”。缺乏敬畏心的孩子则好冲动,做事情肆无忌惮、随心所欲,长大后很容易失去生活和道德的底线,甚至会做一些伤天害理之事。官员腐败、地沟油、假药假奶粉、救人遭讹诈、肇事逃逸、醉酒驾车……这一切都在拷问中国人的道德,现在的中国这是怎么了?这些都是德行教育的不到位、大环境教育的薄弱。这些“杀千刀的”中都不缺具有高文化、高学历、高智商的人,但是这些“人才”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吗?由此看来,“人才”必须要以立德为本、持有敬畏之心要有信仰为前提,要具有健全的“人格”。教育要将“德行的教育”深入到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社会大环境教育中去,根深蒂固地扎进人心才是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德行不行的人何谈优秀何谈人才?即使他学富五车也有无益之处。“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敬畏心是一种人生态度。敬畏,能让孩子自律与自觉,因为“敬”是对事物发自内心的尊重,它告诉人“有所为”,“畏”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警示和自省它警告人“有所不為”。事实证明:有敬畏心的孩子比较容易遵守规则,听师长的话,对人恭敬,理性正直,成人后也会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人才不仅仅要“心智”健康成长,还要有强健的体魄,我们国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体育,也是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的体现。试想,一个有德行的智者如果弱不禁风又如何担当大任?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担当“大任”,但是,社会需要每个人都是合格的人——有信仰、有善念、有思想、高情商的人。人才必须是首先合格的人,而那些高智商高文化水平而没有道德文明束缚的人,仅凭高学历就是“人才”吗?那样所为的人才往往比“庸才”更可怕。如果社会只看重高学历、高智商,一定是病态的。

综上所述:教育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育、社会大环境教育途径以存异求同的统一,以立德育人为本,以重情商教育为贯穿,以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的人并拥有适应社会发展技能的人为基本目标。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而达到真正“人才”培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培养人才家庭教育人才
浅析中职农林牧渔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