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本视角探究低年级学生核心素养养成

2019-10-21文月娇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阅读文本低年级教学策略

文月娇

摘 要:文本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文本研读过程中探究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重视阅读文本教学,从各个方面不断挖掘文本中的教育因素,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以实现语文教学课堂的高效构建,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阅读文本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作为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语文价值实现的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作为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在教学中通过布置预习作业,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注重诵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想象能力;强化鉴赏训练,提升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拓展阅读训练,实现学生读写能力提高等多个角度展开语文文本研读教学,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一、通过预习作业,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预习时学生初步接触课文的学习,在课前准备中,学生充分的预习能使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更为自信,也更乐于回答教师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語文学习信息,可以通过认真研读教材,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技能。这首先需要教师自身要能对具体教材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与掌握,科学设计导学案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1]

比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教师要能够基于课文故事,遵循新课改倡导的生本理念在导学案设计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在导学案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目标导航引导学生掌握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学会写“井、乡”等6个字,总结识记方法,并在自主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集关于毛主席的小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这样,在文本预习任务的有效完成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2]

二、注重诵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想象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充分诵读中整体感知和体悟文本内涵,在培养语感的同时要能够受到文本情感熏陶。”诵读教学的有效实施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作为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选文语言精美、结构巧妙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诵读技巧,在针对性地反复诵读中不仅掌握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

比如,在教学《沙滩上的童话》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制定了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好文章中人物对话,指导读重音,读出语气的朗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情感,掌握朗读技巧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范读或听音频材料让学生初步感知诵读技巧,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仿读训练,并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中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在具体诵读操作中再不时地进行方法指导,指出学生诵读中存在的问题,这能给学生带来更多启发。

三、强化鉴赏训练,提升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文本的鉴赏主要是基于阅读文章的内容透过文本语言特点的分析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主旨,体会作者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文质兼美,其中文本阅读中的语言鉴赏提升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有重要推促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于文本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鉴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结构特点,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传授学生阅读鉴赏技巧,提升阅读综合能力提升。

比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兴趣激发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多媒体技术辅助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和体验文本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挖掘“想象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活跃的思维激发中让学生自主鉴赏,如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如果你是小水珠,想象自己躺在荷叶上,一阵微风吹来,荷叶摇啊摇……这时候你是什么感觉?”“为什么说荷叶是蜻蜓的停机坪?”等,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之美。同时借机向学生传授叠词及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应用,在多样教学手段的推促下引导学生掌握语言鉴赏方法。随后,教师可以多媒体呈现相关的阅读内容,给学生布置语言鉴赏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精彩语段的描写中感知文章内容,在自由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拓展中明确鉴赏方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四、拓展阅读训练,实现学生读写能力提高

根据文本所学知识开展恰当的阅读训练不仅是教师检测学生对知识接受程度的关键,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和查漏补缺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教学实践,科学选择训练内容,在读写一体的有效结合中不仅能丰富阅读训练形式,提升阅读能力,还能有效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实现读写能力的有效提升。

比如,在学习《柳树醒了》一课时,本诗全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美。为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句子仿写赛,在美读与仿写中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对话对象,引导学生,如春天跟春笋说话了,说着说着……春天跟桃树说话了,说着说着……又如也可以利用课文中给出的春雷、春风、春燕自主想象选择对话对象,在仿写中提升自我语言能力的有效构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阶段探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是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也是学生综合能力成长的必然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各种教学实践中为学生创造表达自己的训练平台,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感表达与想象能力、阅读思维能力和读写能力,在拓宽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前提下,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卢耀珍.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J].基础教育研究,2017(23):47-50.

[2]张丽丽.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96-97.

[3]刘世辉,贺勇芬.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04):35-36.

猜你喜欢

阅读文本低年级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走进作者,多元解读阅读文本
巧用教材阅读文本,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